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铜仁市科技局

科技赋能促发展

铜仁市奋力打造千亿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铜仁市委宣传部供图)

贵茶集团“世界抹茶加工厂”。

科技特派员对玉屏黄桃开展测产。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园区智能化控制中心。

吴采丽

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设计研发,填补了国内高效高性能钒催化剂产品空白,打破国外企业20余年垄断中国高端钒催化剂市场历史;

新类型锰矿深部找矿预测关键技术与整装勘查工程化应用,实现我国有史以来锰矿找矿的最大突破;

甘薯品种选育与推广、红薯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应用,让深山小红薯带领“亿元村”和数万名农户创下丰收新成绩;

茶企协作推出产学研创新举措,相继攻克抹茶品质技术难题,“中国抹茶之都”让欧标抹茶飘香世界……

75载春华秋实,一项项科技攻关,一个个技术转化成果,在黔东大地璀璨绽放。

铜仁市科技局紧扣主导产业,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注入科技新动能。

注重科技赋能 为乡村振兴增效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创新,铜仁市科技局聚焦农业生产与经营体系,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推动精深加工工艺生产创新,“接二连三”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今年,我们的‘锦绣’黄桃示范基地,亩产达到1810.6公斤,较普通树形产量增加了82.72%。”铜仁市玉屏自治县农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新平高兴地说,“这些年,多亏了省科技特派员赵凯老师对我们基地的技术指导,让果农的收入大幅提升。”

在玉屏,黄桃产业已有20多年种植历史。从特色品种的培育改良和推广种植,到老化品种的提质增效,都通过科技助力得以快速发展。如今,玉屏又采取科技创新不断延长产业链,把黄桃加工成黄桃干、黄桃罐头,或酿成黄桃酒等精深加工产品,以提升产业效益。

科技赋能下,黄桃树“长成”了玉屏自治县的主导产业。黄桃年产量可达300万公斤,产值超6000万元,带动数万名果农增收。玉屏也因此先后获评“中国黄桃之乡”“国家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

同样吃上现代农业科技红利的还有铜仁思南县的数万名薯农。

“通过技术攻关,我们基地目前种植的‘双高红薯’平均亩产超7000斤,今年有两块地的亩产超过了1万斤。”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介绍,“预计新品种‘陈薯1号’的亩产表现会更佳。”

近年来,借助苏铜科技合作项目带动,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江苏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进行深入合作,实施了“甘薯品种选育与推广”“红薯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应用”等项目,主攻红薯增产、淀粉出粉率增加等技术难题。并培育出产量更高、淀粉含量更高的“陈薯1号”,淀粉产量可提高20%以上。不仅能让农户增产增收,也促进企业节本增效。

通过一层层技术的加持,一个个“土疙瘩”被加工成40余种产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2023年,该公司实现产值3.4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可冲刺7亿元,带动2万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铜仁市共选派省市级科技特派员222名,累计深入现场服务9006天,帮扶企业、合作社791个,帮扶农户1535户,培养帮带本土年轻技术能手727名。

在松桃,科研专家团队“揭榜挂帅”,守牢粮食安全,保障数千亩高标准农田高产优产。

在江口,一片片干净茶叶变身欧标抹茶,出口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黔茶飘香世界。2023年,贵茶集团抹茶产销突破1000吨,总产值3.5亿元,出口创汇960万美元。预计今年可同比增长30%。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成就了一个个强村富民的致富产业。如今,铜仁生态食品、饮品、药品“三品”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绿色特产从有“身份”到有“身价”,比较优势日益凸显。2023年底,铜仁生态食品、饮品、药品等特色产业实现综合总产值524.84亿元,“三品”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有135家。

“要持续科技兴农,发展智慧农业。”铜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铜仁将积极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入应用,促进农业生产更便捷、管理更高效,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强化科技支撑 为新型工业化添活力

智能AGV精准转运、机器人手臂在操作台运转不停、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有序高效运作……近日,在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园区的智能化控制中心,多场景AI智能监测识别系统将基地各条生产线的生产情况尽收眼底。

“我们正加大产品和工艺的科技研发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国伟说,公司锂离子电池可控制备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绿色制造关键技术”获得贵州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目前,该公司已与国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自主开发的高电压四氧化三钴、高镍NCM、NCA等核心产品已跻身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端供应链,核心产品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铜仁,像中伟一样在新材料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不断的企业不在少数。

贵州汇成新材料公司的硫酸锰直接除杂法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红星锰业的高纯硫酸锰被科技部评定为全国重点新产品;中伟、汇成、重力科技、三和锰业、能矿锰业等13家企业入围贵州企业上市“后备军”名录。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铜仁市将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千亿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工业转型升级。

铜仁市科技局从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入手,实施科技创新“七大提升行动”,攻关新型材料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建立“零距离”科技服务机制,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水平。

该市发挥产业发展的先行优势,围绕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抢滩布局,“一核五区”产业布局逐步完善,新能源电池材料和锰基功能材料两大重点产业得到持续强链、壮链、补链、延链,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逐步纵向成链、横向成群。

2023年,铜仁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5亿元,较2020年增加75%;研发支出9.3亿元,较2020年增长85.3%。

提升平台能级 为攻克关键技术聚合力

ZK4609钻孔成功探获富锰矿体,首钻告捷。近日,铜仁市松桃自治县新民锰矿普查项目传来好消息,这是松桃运用隐伏超大型喷溢沉积型锰矿找矿勘查理论技术体系,在省内率先开展固体矿产数字勘查的又一次尝试。此前,该县已通过此技术在耿溪锰矿详查完成总钻探进尺4200余米。

“隐伏超大型喷溢沉积型锰矿找矿勘查理论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是由位于铜仁的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与“国家卓越工程师”周琦研究员团队领衔下的省级战略矿产智慧勘查重点实验室,配合研发出的立体探测与深部找矿关键技术。该技术的运用,可推进地质工作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实现地质勘查全过程数字化,解决我国找矿预测与绿色高效勘查的难题。

今年6月,铜仁籍研究员周琦及其实验室研发的“隐伏超大型喷溢沉积型锰矿找矿勘查理论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铜仁市科技局围绕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培育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集中力量攻克主导产业关键技术。同时,还以平台为载体、人才为支撑、项目为纽带,让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技术攻关项目不断开花结果。

今年年初,又一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重点实验室落户铜仁,促进正极材料、电池级原料制备技术领域“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等集成创新体系形成,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科创平台注入了新活力。

依托贵州省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平台科研技术优势,贵州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实施了锰基新材料技改工程,并实现产业转型,成为贵州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先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后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借助贵州省企业技术中心优势,贵州重力科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新技术攻关,率先实现低汞触媒、超低汞触媒产品量产化,解决了多元含汞固废物堆放污染环境难题。触媒产品在行业市场的占有率达55%,占据国内行业领先位置。

贵州梵净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优化科技创新资源供给,加强科技创新“智”力支撑,在生物多样性与系统研究、珍稀物种保护、重要生物资源种质利用等方面成效不断。

目前,铜仁市科技创新平台梯队培育模式基本形成,共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科技创新平台99个,其中,企业作为承担主体的59个,事业单位作为承担主体的40个。

打造人才高地 为科技强市加动力

为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铜仁市科技局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关支持措施》,着力构建新型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优化制度放权限、强化评审保质量、数字赋能优管理,统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转移。

眼下,在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的大龙京恒新材料公司内,32台生产设备正开足马力生产。该公司的含砷半导体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预计今年的销量还可翻一番。

据该公司负责人李学鹏介绍,目前公司正在对接加拿大采购商,如果出口成功,意味着我国曾被“卡脖子”的含砷半导体材料,将实现从只能进口到出口的逆袭。

2020年,在铜仁学院任职的李学鹏博士牵头成立了大龙京恒新材料公司,专注于含砷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转化,以及含砷资源的综合利用、含砷废水的深度处理等。

“新的成果转化转移管理考评机制给了我们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能够在实验室和生产线上大展拳脚。”李学鹏介绍。

在铜仁市科技局和铜仁学院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历经专家反复论证、审核,李学鹏的公司成功选址、环评,得到安全生产许可。投产后,仅用9个月时间,公司产品就供不应求,产值超1000万元。

目前李学鹏团队已把产品纯度从99.5%提升到99.99999%。该公司也成为贵州首家砷锌半导体高纯电子信息材料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国内领先。此次校企协同创新,不仅拓展了新业态,也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极,还打破发展困境,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铜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该局超常规推进科技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建设,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三模式”,创造优质环境引才留才,激发出人才集聚效应。

今年,铜仁市科技局强力推进科技对外交流合作,推动铜仁市分别与同济大学、上海市东方医院签订医联体等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加快技术攻关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借助东西部协作机遇,以产学研融合为桥梁,通过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合作,强化专业人才培育交流;柔性引进新型人才——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特聘教授赵恒,创建了铜仁市脑疾病诊疗中心,努力在医疗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铜仁高质量发展和绿色现代化铜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铜仁市获批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全市万人研究与发展人员数达20人,新获批省级高层次人才26人;荣获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奖励50项,有力支撑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铜仁市科技局提供)

--> 2024-09-27 铜仁市科技局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5722.html 1 科技赋能促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