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安顺经开区

勇立改革潮头 “四化”协同发展

娄湖生态公园全景。 娄勇平 摄

飞龙谷美景。 沈琦 摄

航空产业城。 戴胜信 摄

安顺经开区金耳生产。 张贝贝 摄

金刺梨加工。张贝贝 摄

安顺经开区阿歪寨村一角。 娄永平 摄

杨曦

秋日早晨,当曙光轻轻挑开夜幕,贵州安顺娄湖公园内,市民们活动在广场上、长廊里,或悠然地散步、健身,又或三两成群唠着家常,湖中心的白鹭群振翅而起,朝着高楼林立的安顺经开区城市上空飞去,一幅生态美、城市兴、百姓乐的画卷徐徐展开。

数据,总是能镌刻出拼搏者的铿锵步履:2024年上半年,安顺经开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9.79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位居安顺市第一……

从春意盎然、夏日繁华,到金秋硕实。当前,安顺经开区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狠抓产业链条、增添集群新动能上落子,在优化营商环境、激活新动力上发力,担当作为、开拓创新、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改革破冰 确保发展动力充沛

在时代浪潮中,安顺经开区始终坚定不移地践行着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的发展理念,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心,冲破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重壁垒。

改革兴民生,绘就幸福画卷。过去半年,安顺经开区用活“安心干”平台,架起求职者与用工单位的桥梁,连接起了10000余名求职者与优质岗位,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促进了稳定就业和人民增收;以三0二医院为龙头的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医联体”,整合医疗资源,谋划建设安顺市第二人民医院,实现了区内优质医疗资源的集聚,为民众的健康筑起了坚固的防线;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更是成果斐然,在安顺市率先实现“互联网+教育”全覆盖,推动安顺经开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连续3年摘得安顺市中考总成绩桂冠,为孩子们的未来点亮了希望之光。

改革兴乡村,建设美丽家园。近年来,安顺经开区积极探索“四主”机制,全力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国家试点建设。继2023年牛蹄关荣获“全国十大美丽乡村”称号后,如今,阿歪寨村又通过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公示,安顺经开区再添“国”字荣誉。这些成就,见证了乡村美丽蜕变,展现了改革创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强大力量。

改革兴产业,推动经济腾飞。在安顺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谋划下,该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入市场主体,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构建起政府主导下的“政银企” SPV产业发展共同体。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推动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使得聚福牛源肉牛养殖基地、顺意食用菌深加工、金尘茶等一批SPV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化”协同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位于安顺经开区的川渝工业园内,贵州弘安鑫晟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标准厂房里设备高效运转,技术工人们在数控车床前专心操作,加紧赶制各类航空产品零部件。

贵州弘安鑫晟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承制航空零部件装配、无人机包装运输箱制造等,被成功纳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名单。该公司总经理孟祥奕介绍,企业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数控加工团队,在异型、大型零件的数模比对拟合、异型基准建立方面拥有核心技术。

自安顺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以来,该区按照“担起新使命、突出主战场、聚焦高质量、实现新跨越”的要求,始终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举全区之力快速推进航空产业城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同时,该区城市建设、农业产业、旅游产业、大数据产业齐头并进,实现了多条腿稳步向前。如今,安顺经开区“四化”协同,以“五大突破”为引擎,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工业大突破,奏响产业集群最强音。近年来,安顺经开区充分发挥“老三线”基地基础优势和地方生态优势,紧紧抓住“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机遇,围绕“一中心两园区两基地”发展规划,全力推动航空产业集群化发展,贵飞、风雷、天马、盛航云集等重点企业在政策助力下提质增效,不断攀登新高峰;标准化厂房里,贵州速威、华伍航空等航空装备制造企业顺利投产,航新科技、先越二期、风雷氧舱等十余个项目进展顺利,年内建成投产指日可待;医药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百灵三期已建成投产,众灵医药物流园、宝林中药、亚东医药等项目稳步推进,医药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特色农业与旅游食品产业深度融合,金刺梨小镇带动金尘茶、黄果树中央厨房、天赐贵宝、得宝、聚福菌等农特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品牌逐步打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安顺经开区已培育规上工业企业84家,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航空装备制造业与医药及旅游食品产业交相辉映,占工业总产值的九成以上。

城镇大提升,塑造宜居宜业新风貌。一直以来,安顺经开区的城市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产兴城的原则,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产城景融合发展: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23个海绵城市示范建设项目、娄湖生态公园等民生项目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建成区面积从5平方公里拓展至4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大幅提升。同时,安顺经开区的旅居推介活动也是成效显著,对外销售住房900余套,新市民安居工程推出1000余套房源,“新市民”办创新成立,发放便民服务卡2000余张,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

农业大发展,探索特色产业融合路。近年来,安顺经开区坚持以工业化发展思路助推农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不断激发农业产业新活力。当下,安顺经开区正不断结合实际调整产业结构,走出一条小而精、小而优的农业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三金”品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逐年提高;创新农业产业SPV模式,聚福肉牛养殖、智能肉牛等项目建成,谋划建设一系列全产业链项目,助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创建多个“国字头”示范村,打造和美乡村品牌。

旅游大提质,开启文旅融合新篇章。安顺经开区紧扣打造一流旅游城市战略定位,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坚持文化赋能,一批旅游景点、网红打卡点、避暑旅居地、优质康养点异军突起:以幺铺镇、十里荷廊、阿歪寨等为核心的农文旅深度融合乡村旅游示范带串珠成链,“黄阿牛一飞十里山”精品旅游路线独具魅力;做优万峰顶、足海等资源,打造网红打卡点,提升消费体验;依托城市IP,推动民宿集群发展,发展避暑经济,促进旅游消费;温泉酒店提质改造,引入先进技术,打造洞穴温泉度假康养中心,打响温泉之城品牌。

数字经济大发展,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多年来,安顺经开区高度重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安顺市委、市政府关于“两城三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建设一基地,培育N场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在实施过程中,安顺经开区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围绕“东数西算”工程,全力推进贵州绿色算力(安顺)基地建设,迭代升级“011科创谷”,吸引众多企业注册,累计实现产值与税收可观。今年上半年,该区规上软件服务业收入增速迅猛,依托南智云谷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推进区内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要素保障 厚植发展优势

在安顺经开区,干部作风、人才政策和营商环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勾勒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生动画卷。

干部作风,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坚实保障。安顺经开区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和重要工作,以“定目标、盯过程、严问效”的方式进行监督问效,如同为发展安装了精准的导航仪。持续开展的“慢陀螺奖”“老好人奖”反向鞭策和“攻坚克难奖”正向激励评选,更是激发了干部们的斗志与活力。上半年,24个被评为“慢陀螺奖”的集体和个人,如同一面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不足;而5个荣获“攻坚克难奖”的集体和个人,则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在这种激励与鞭策下,该区上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效,整体干事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节节攀升。

人才政策,是点燃创新之火的关键火种。近年来,安顺经开区围绕人才“引育用留”,出台了加强人才建设“十个一”激励措施,创新开展“四化菁英”“经开巧匠”评选活动,为人才搭建起广阔舞台,“航空青年人才之家”温馨而舒适,是人才的心灵港湾;人才“绿色服务通道”高效便捷,为人才开辟的专属快车道。安家住房、子女就学、疗养休假、交通出行、婚恋交友……每一个方面都有贴心考量,为人才量身定制的多样化活动,让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后顾之忧荡然无存。目前,安顺经开区依托贵州省人才博览会、重点“人才蓄水池”等平台,400余位人才汇聚于此,为该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营商环境,是滋养企业成长的肥沃土壤。随着《支持航空产业加快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2024年民营工业企业家杰出贡献奖励办法》等政策的出台,安顺经开区从土地资源、融资贷款、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为企业送上了一个个丰厚的大礼包。同时,该区还通过帮助企业家解决100余名优质教育学位资源,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以及40余名科级干部和业务骨干深入企业开展助企纾困服务,水、电、路、气、讯、土地报件等多个方面,用心呵护着企业成长。目前,安顺经开区“企业之家”办件量稳居安顺市第一,这一成绩的背后,凝结了无数安顺经开人的默默奉献和不懈努力。

碧水蓝天有底色,创新创业有沃土,产业变革有活力,近悦远来有保障……是当下安顺经开区的真实写照。如今,安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该区将迎着改革大潮,扬帆远航、笃行不怠,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2024-09-26 安顺经开区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5638.html 1 勇立改革潮头 “四化”协同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