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勇 刘杉 蔺云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是题中应有之义。
构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是中医药企业出海的必然要求。构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不仅是中医药企业坚持守正创新,扩大新兴市场规模的需要,更是我国中医药事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还是一项涉及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语言和文化的翻译与传播,还涉及教育、科研、产业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合作。不断构建高质量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将丰富中医药企业走出去的路径。贵州作为全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应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格局,提升中医药国际形象,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从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
构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鲜明特色优势。当前,发展中国家“健康鸿沟”依然是全球健康治理的一大挑战。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在疾病预防和医疗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构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是扩大面向东南亚建立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抓手。贵州侗族、布依族、苗族、瑶族等与东南亚各民族之间,生活习俗至今仍然相同或相近,存在天然的文化近源。应充分借助共建“一带一路”的良好契机,积极推动中医药融入沿线各国公共卫生体系,为当地民众提供中医健康医疗服务,进而增加中医药服务的共享力度。建议利用好东盟与贵州得天独厚的文化和地理资源,完善推动中医药、民族药等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一方面,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以开放促改革,鼓励中医药企业走出去,支持有实力的中医药企业在有关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加快打造跨国公司和知名国际品牌。另一方面,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建设更高水平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加速推进我国中医药产业的科学升级。
构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统一。当前,中医药已经传播至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内容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建立了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与中医药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同步,中医药标准国际化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已有中医药各类标准3000多项,适合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为中医药“走出去”提供了强大助力。然而,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首先,通过构建一个系统化、标准化的国际传播体系,我们能够确保中医药的理论、实践以及文化内涵得到准确无误的传达,从而有效地传递给全球各地的受众。这一举措不仅能够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理解与认可,更有助于促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与深入研究。其次,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医药的珍贵知识同样至关重要。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医药文化正遭遇文化同质化的风险。通过建立一个权威的国际传播平台,我们可以确保中医药的核心价值和独特理念得到正确传播与保护,避免文化误读与知识流失。最后,在确保高水平安全方面,应统筹开展中医药国际化各项行动,健全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危机管控机制、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等。2023年,商务部、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规定了一些种类的中药材资源、配方及生产、炮制技术、和中医医疗技术等禁止或限制出口。这是构建大安全格局理念下着力保障中医药领域经济安全的重要体现,为中医药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XSH012〕最终成果和贵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启动基金〔2023〕11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