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绍莉
6月20日,贵州首单省级林业碳汇(碳票)用于生态损害赔偿案件交易完成。
林业碳汇交易不仅有助于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为企业和社会参与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外贸开放通道建设加速;水权改革持续赋能经济发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复绿生“金”……改革发展的故事不断上演。贵州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
改革促发展
我省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市场活力,既有“量”的支撑,也有“质”的示范。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推进。截至目前,贵州省级层面已颁布《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等5件法规,形成具有特色的“1+N”大数据立法体系。
2024“数据要素×”大赛贵州分赛汇报路演,黔南云码通展示其利用全州旅游数据要素搭建的数字底座,帮助区域内旅游相关企业拿回了经营“自主权”,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还提升了收益。
我省持续探索用水权改革新路径,用“市场之手”推动水资源在各地区、各行业、各主体间合理高效“流动”。截至8月,全省累计用水权交易50余单,协议交易水量6931.37万立方米,交易金额3064.26万元。
位于赤水河畔的仁怀市华湖酿酒作坊,建好新生产线后,用水量将进一步增加。但相关要求明确赤水河干流不允许新增生产经营性项目取水。于是,用水权交易成为企业发展的破题之钥。
2021年4月以来,遵义仁怀市、安顺普定县、黔东南凯里市等,纷纷达成区域内的用水权交易,交易范围已从酒企生产用水逐步扩大至矿业发电等领域。
只有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真正实现质量、效率、动力变革。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通过深入调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对关键技术及创新平台的需求,编制实施《工业产业科技创新需求清单》,指导239户重点企业瞄准市场推进558项新产品开发。
贵州贵钢钎具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创新让产品得到用户的认可和好评,2024年上半年钎具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完成率106%,成品钎销售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1%以上。
改革优环境
以改革“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贵州优良的营商环境持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激发企业活力。
铜仁思南县“政企联盟”,纾困惠企,提升服务质效;遵义汇川区推进“联合查一次”改革,降低企业迎检成本;黔西南贞丰县深入开展“园区协商”,为园区企业入驻、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全省各地以改革为契机,推出惠商惠企的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切实增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8月26日,在毕节海关提供主动上门服务指导企业完善流程并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企业审核并签发电子底账后,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60箱天麻酒顺利发往海外,实现贵州天麻酒的首次出口,增强了公司拓展市场的信心。
得益于地方政府各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手续办理“零堵点”,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项目仅用18个月就建成投产,而同等规模的工厂在其他地区需要3年才能建成投产试运行。
贵州兴见展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签约后,黔南州长顺县相关部门迅速对接,提供全周期、全过程、全天候的“保姆式”服务,仅用了30个工作日,就实现项目开工。
大项目有序推进,小项目处处开花,背后是良好的营商环境,贵州正吸引着各地客商纷至沓来,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改革促开放
系列改革创新推进贵州高水平对外开放,物流运营组织效率不断提升,呈现立体开放新态势。
贵阳综保区和贵阳国际陆港“区港联动”,实行进出口货物原箱“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内陆直通式通关,实现贵广铁海联运“一港通”快速通关模式,整体物流时间缩短3至5天。
7月底,一列满载来自澳大利亚的50个集装箱采用CPT贸易模式的海铁联运线路运输1250吨粮食抵达遵义阁老坝铁路货场,实现从澳大利亚经湛江到遵义的“一箱到底”“一单到底”运输。
今年上半年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贵州外贸发展的新特征。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打造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已成为贵州越来越多的出口型企业的共识。
贵阳综保区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优势、通道优势和综合服务平台优势,不断创新监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提供便利服务,打造贵阳市二手车出口产业生态,推动二手车出口业务集聚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口车辆1300余台,出口额达2亿元,并吸引10余家二手车出口上下游企业集聚。
改革发力,政策给力,企业努力,推动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贵州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