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甲秀楼:南明河上400年古楼

图为流光溢彩的甲秀楼。(受访者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舒畅

甲秀楼简介:

甲秀楼是中国十大名楼之一,筑于贵阳市南明河鳌矶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400多年来,经多次毁坏、重修,现存建筑为20世纪80年代初依清宣统年间样式重建。

甲秀楼是三层三重檐四角攒尖顶阁楼式建筑,飞甍翘角,石柱托檐,白石为栏,层层收进。周围有浮玉桥、涵碧亭、涵碧潭、水月台和石木牌坊,上书“城南遗迹”四字,还有古建筑群“翠微园”。

甲秀楼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贵阳市标志性建筑。

省地方志办市县志工作处处长林浩:

城南胜迹科甲挺秀

甲秀楼在400年岁月中,承载了关于贵阳的诸多故事。据贵州省地方志办市县志工作处处长林浩介绍,首轮《南明区志》中记载甲秀楼“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为贵州巡抚江东之、巡按应朝卿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江东之捐俸银在南明河中修建堤坝防洪,在涵碧潭附近垒石作奋鳌状,即“鳌矶石”。鳌矶石上建一座高楼,寓意“独占鳌头”,以培文运,振文教,鼓励黔贵学子勤奋学习,建功立业。

据林浩介绍,《贵州省志·建筑志》里这样记载甲秀楼:“现存甲秀楼为三层三重檐四角攒尖顶石木结构阁楼。”首轮《南明区志》记载:“1982年,甲秀楼作为始建于明朝的古建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在浮玉桥北头修建石木结构、造型典雅的‘城南胜迹’牌楼。甲秀楼加上浮玉桥、涵碧亭、水月台、‘城南胜迹’牌楼、翠微园,形成以甲秀楼为中心的甲秀楼景区。”

甲秀楼的名字蕴含“科甲挺秀,人才辈出”之意。有趣的是,贵州在未建甲秀楼之前,没有出过状元,甲秀楼建成后,人文蔚起,向学之风日盛,明清两代“人才秀甲天下”,以“万马如龙出贵州”之势,创造了“一武两文三状元”“七百进士六千举人”的骄人成绩。

--> 2024-09-21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5152.html 1 甲秀楼:南明河上400年古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