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凝聚起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贵阳贵安体系化推进全民国防教育

参加“送新迎老敬功臣”活动的小学生与入伍新兵一起参观贵阳革命军事展陈馆,共同接受国防教育。

贵阳市白云区人武部与白云区第二十七小学学生共同开展手抄报绘国防活动。

贵州师范大学2024级学生正在开展军训。

贵阳市下半年“送新迎老敬功臣”活动上,入伍新兵向立功受奖官兵献花。

贵阳市观山湖区人武部军训教练员在军训期间组织贵阳普瑞学校学生到该区朱昌烈士陵园开展纪念活动。

王金鑫 李中迪

9月14日,正值新兵入伍、老兵退役时。

在贵阳警备区训练场,一场“送新迎老敬功臣”国防教育活动,激荡起一股爱我家国、全民国防的强大力量。

700余名军地有关人员在现场见证——立功受奖获喜报、新兵家长领牌匾,送鲜花、披绶带、作发言……一项项仪式感十足的现场活动,彰显着对入伍新兵的期待和退役老兵的关怀。

送新迎老敬功臣,薪火相传固国防。近年来,贵阳贵安体系化推进全民国防教育,着力强化统筹协调、队伍力量、阵地作用、活动开展,聚焦领导干部职工、青少年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国防教育,以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网络“七进”为抓手,饱蘸笔墨描绘黔中大地的全民国防新图景。

“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贵阳警备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联动机制,形成军地合力,从尊重历史、崇尚英雄,培塑战争意志上下功夫,体系化推进全民国防教育。”贵阳警备区大校政治委员聂学政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共同推动国防教育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扩大国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多部门合力推动 拓宽国防教育覆盖面

8月16日,在贵阳市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军训期间,白云区人武部工作人员徐述阳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为主题展开了一堂专题课,讲授军事理论与国防教育知识。

“今天的国防教育课让我深刻感受到,国防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情,更是每位公民的责任。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强大,我们才能有安宁的生活。”课后,学生代表陈奥林坚定地说。

自去年以来,白云区人武部组织开展学生军训,在保留传统队列训练、体能训练的同时,创新性融入国防知识讲堂、应急疏散演练等多元化内容。并组织红色军事题材影片展播、军歌拉歌比赛等国防文化活动,让国防教育以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进学生心中。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2024年9月,是我国第24个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为“依法开展国防教育 提升全民国防素养”。自8月下旬以来,贵阳贵安军地各级严格落实《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的通知》,部署了17项有关活动计划——

慰问战斗英雄丁朝忠;

举办抗战胜利79周年主题展;

开展“助学兴教·共卫国防”走访慰问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举办贵阳贵安全民国防教育日主题宣教活动暨“军营开放日”活动;

结合2024年贵阳贵安“德耀筑城”道德模范事迹巡演主题宣传,开展系列国防教育宣讲活动;

开展“情系国防”系列宣传活动;

对全市160所高校、高中开展军训,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防教育观念;

…………

各类活动诠释着“依法开展国防教育 提升全民国防素养”的主题,响应了中央关于第24个全民国防教育月的部署。

一览活动的责任部门——贵阳警备区、贵阳市委宣传部、共青团贵阳市委、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努力,共同拓宽着国防教育的覆盖面。

2023年以来,围绕八一、抗战胜利纪念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大纪念日和重要时间节点,贵阳贵安广泛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宣传活动21436场,发放相关宣传资料28.94万余份,活动参与人数达329万人次。

多形式拥军优属 增强国防教育穿透力

“感谢南明区人武部为我院官兵子女入学入托争取宝贵机会。”“太感谢了,没想到孩子的入学问题这么快就有了着落。”

今年8月中下旬,贵阳市南明区人武部陆续接到数十封感谢信。原来,临近开学,在得知区人武部帮助解决了子女入学入托问题后,军人军属们纷纷用写信的方式表达感谢。

贵阳籍军人何志强已在西藏服役12年,常年戍边无法照顾家庭的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入学问题。8月1日,何志强爱人接到南明区人武部工作人员电话,得知孩子可以按提交的第一志愿顺利入学,立即把喜讯告知了远在西藏的爱人。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我一直牵挂的事,建军节那天收到这个消息,是我收到的最好礼物!”何志强说,孩子上了满意的学校,自己也能安心服役,感谢南明区人武部帮助解决了家里的一件忧心事。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军人军属是关键。

近年来,贵阳贵安坚定不移推进“一城两兵三服务”工作,将“同心向强·共卫国防”拥军优属活动作为关心支持部队备战打仗的实际举措,体系推进以“学校育新兵、地方送好兵、荣耀励精兵、后方备强兵、社会敬老兵”为主题的“五兵活动”,尽心竭力解决官兵“后路”“后院”“后代”问题,持续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

2022年,“兵教师”试点号角在贵阳市吹响,退役军人董家兵的人生轨迹迎来了新的转折。作为一名曾经在军营摸爬滚打的战士,他站上了贵阳市第十六中学的讲台。

“在部队,我们守护国家的和平。在学校,我们守护孩子们的未来。”董家兵的眼神中透着坚定。

如今,像董家兵一样走上讲台的贵阳贵安退役军人已有47名,他们从手握钢枪到走上三尺讲台,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了尊崇军人、热爱教育的良好氛围,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爱国拥军的种子,让“爱军”与“拥军”理念在校园生根发芽。

从解决军人忧心事,到助力退役军人走上教师讲台,彰显着贵阳贵安军地各部门以实际行动诠释拥军爱民的深厚情怀与创新精神。

军民携手,共绘未来。自2023年7月开展“同心向强·共卫国防”拥军优属活动以来,贵阳贵安军地联合走访慰问了所有建档立卡贵阳籍官兵家庭,为每一位军人家庭发放连心卡,并结合工作实际设置联络员328名,开展立功送喜报活动712次。

今年,贵阳贵安共召开“双清单”工作会议2次,全市共收集军属就业、子女入学、涉法涉诉、业务培训等6个方面78个问题,协调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511人,军人满意率100%。

多手段用活资源 提高国防教育感染力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当天,贵阳市乌当区新天一小学生胡佳鑫跟随学校师生一起,在乌当区人武部组织下,走进贵阳革命军事展陈馆。

在讲解员带领下,胡佳鑫和同学们依次参观了馆内四大主题展区,身临其境地体会不同时期贵阳军民参加的重大战役战斗,和解放贵阳以来的光辉历史。

“今天我知道了,现在的和平生活都是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他们的付出。以后长大了,也要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走出军事展陈馆,胡佳鑫这样说。

近年来,贵阳贵安充分发挥当地红色文化丰富的优势,将国防教育和红色资源紧密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增强国防意识,点燃心中的爱国强军梦。

同一天,贵阳市开阳县烈士陵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后辈——预定新兵。数十名双合格应征青年身着体能服走进烈士陵园,敬献花圈,瞻仰英烈墙,踏寻先烈的遗迹,重温英雄历史,汲取前行的强大动力。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是每个中国人都该铭记的日子。14年浴血奋战,3500多万同胞伤亡,我们要缅怀先烈,铭记英雄事迹,让英雄精神激励我们前行。”陵园内,开阳县人武部政委钟毅铿锵有力的话语回荡在陵园上空。

预定新兵们认真聆听,感悟历史,缅怀先辈。大家纷纷表示,要尽快实现由地方青年向新兵、由老百姓向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转变,争当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

依托红色资源,发挥国防教育阵地作用。贵阳贵安进一步推动国防教育基地建设,为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开阳县革命烈士陵园、百宜红军烈士陵园争取到修缮维护资金1000余万元。截至2024年,贵阳市有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1个、省级国防教育基地6个。

学校国防教育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在贵阳市学生健康发展中心打造集展览参观、教育实践、军事训练等功能于一体的贵阳市学校国防教育实践基地;贵阳市南明区达德学校创建为全国“八一爱民学校”1所;创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12所;19所“双拥共建”学校与贵阳舰、贵阳警备区、地方人武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在10所中小学开设“中国飞天梦-王伟英雄班”,开展航空航天、军事体育等知识教育,为国防后备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乌当百宜红军烈士陵园两处国防教育基地纳入学生研学实践基地挂牌。

今年,依托全市7处全民国防教育基地、54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7处革命文物等阵地,贵阳贵安开展缅怀先烈、党课展播、红色教育等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累计接待参观单位、企业等1.2万余家,接待市民群众约518万余人次。

(本版图片由贵阳警备区政治工作处提供)

--> 2024-09-20 ——贵阳贵安体系化推进全民国防教育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5101.html 1 凝聚起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