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秋分将至。曾几何时,秋分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便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如今,作为秋天的第4个节气,2018年起每年秋分华夏大地都会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
在贵州,铜仁的红薯、六盘水的刺梨、黔东南的水稻、遵义的辣椒纷纷在秋分前后进入丰收季。“菜篮子”生产基地里,茄子、豇豆、南瓜也开始采收,桐梓方竹笋正在生长孕育中,已经工厂化种植的食用菌每天都是丰采期。
对于农人来说,“三秋”大忙,贵在“早”字。秋收、秋耕、秋种,一方面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避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一方面要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
丰收景观美如画,也使得秋天成为贵州乡村旅行的最佳季节之一。
摊开地图,一个个漂亮的名字散落山间,岜沙村、高荡村、云舍村、楼上村……金秋时节,走进贵州村寨,到处都是金色的落叶、金色的麦田、金色的禾晾,大地的调色盘搭配着山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恰似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黔东南依山而开的梯田,作为山区人民的一大创造,充分利用了山间的土地和水源,使得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可以造田。而多雨的贵州,也给予梯田耕作更多的可能性。位于从江的加榜梯田2011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2022年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贵旅风景公司对加榜梯田进行了农文旅融合开发,发布了“我在加榜有亩田”等新型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毕节市织金县红岩社区,沉甸甸的柑橘正挂满枝头。本着“农为旅种”的发展目标,织金县的经果林产业主面向游客,衍生出多种新玩法。前往下红岩码头乘船的一大片柑橘林里,坐落着多家农家乐,主打地方美食织金烙锅。“采摘柑橘不要钱,只收吃烙锅的钱,织金的市民周末闲暇都喜欢来玩,国庆节更要提前一周预订才有位。”毕节乌江源旅游公司总经理王家江说。
本地人的新鲜玩法,很快吸引了前来旅游的客人。毕竟,秋日乡村里的米酒酸汤、流水蛙鸣,会给久居都市的人们带来复得返自然的畅快之感。而贵州在漫长农耕岁月中所形成的“文化干岛”,也为今天的游客提供了崭新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
在黔东南州台江县,今年中秋佳节,贵州台江“村BA”球王争霸赛晋级赛继续进行,同时一场结合了篮球竞技与民族文化的视听盛宴也随之开启。中秋之夜“村BA”深山音乐会邀请多位国内知名艺术家及当地民间艺术团体参与演出,近百名来自美国的民间球员和美国华盛顿州青少年交流团漂洋过海来到贵州“村BA”的现场,与中国游客共度中秋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