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名家齐聚佳作连台 音乐舞台迎来璀璨金秋

——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系列演出侧记

交响合唱《遵义会议组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

9月6日,随着著名指挥家张国勇的指挥棒在空中轻轻一挥,一首朱践耳的《月夜情歌》拉开了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的序幕。

“这是一个让世界知道贵州不仅山好水好,还有优秀交响乐团的好机会。”张国勇介绍,9月6日至15日,中国西部交响乐周今年在贵阳和遵义举办,不仅可以促进贵州音乐的对外交流,也为当地文化事业注入了新活力。

本届依然延续名家名作齐聚登台的传统,10天时间里,各大乐团亮出看家本领。谭利华、卞祖善、邵恩等10余位国内著名指挥家执棒12支中国西部交响乐团,近20部中国题材交响乐作品纷纷登台亮相。

陕西交响乐团原创交响组曲《秦岭回响》9月8日在贵阳迎来首演后掀起关注热潮,“一条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了南方北方。”这是贾平凹笔下秦岭的磅礴气象,也是交响组曲《秦岭回响》从百万字的文学密林中采撷的“灵气”。巍峨秦岭在指挥家邵恩与乐团的演绎下荡气回肠。

“地域特征鲜明。”本届西部交响乐周两次执棒的邵恩,在结束重庆交响乐团《重庆·英雄》演出后感慨,此次交响乐周显现出众多交响乐团竞相献艺的盛况,体现中国西部交响乐团整体专业水平有了显著跃升。同时,《喜马拉雅》《秦岭回响》《重庆组曲》《旗帜》等一系列蕴含地方特色的原创交响乐曲目展现了中华大地的广袤无垠与自然风光的壮丽多姿,深刻挖掘了各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可谓百花齐放。

交响乐虽是舶来的艺术,但中国音乐家始终不忘以这种通用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使命,交响乐指挥作为交响乐团的核心,作用不仅在于掌控音乐的演奏速度和力度,更在于通过他们的指挥技巧和艺术理解,将作曲家的意图和情感传递给听众,使得交响乐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今年是88岁的指挥家卞祖善从艺68周年,9月8日晚,卞祖善在遵义大剧院执棒兰州交响乐团演出《丝路·畅想》,身体力行诠释经典的力量。卞祖善对西部交响乐团非常关注,从首届西部交响乐周开始,每一届的特色、亮点都印刻在他的脑海里。

“集中展现了中国西部交响乐团的水平、体裁多样的中国原创作品以及不同指挥家的风采。贵州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苗族音乐、侗族音乐等这些优秀的音乐资源,对当地作曲家而言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卞祖善指出,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要有后起之秀,应当注意培养年轻人。任何一个指挥跻身一线都需要时间和实践,中国交响乐的发展需要好指挥、好作品,更需要好的平台。中国西部交响乐周这个平台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期间还开展了7场“三进”演出,交响乐进社区、进景区、进学校,让交响乐艺术贴近群众生活。现场观众达6000人次,线上观众650万人次。

“有时候真的挺难决定到底去看哪一场。”音乐爱好者黄文涛说。一周内,他连听了主题交响乐《灯塔》以及《山河颂》《塞上音乐会》,一长串合作艺术家名单星光熠熠,让他的选择越发困难,有时是作品,有时是艺术家,还有时是两者叠加,让人哪场都想看。黄文涛到贵阳求学、工作近12年,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气韵,“在这里,有丰富的音乐元素,有很棒的贵阳交响乐团,有好素养的观众,好的音乐一直在产生。”

--> 2024-09-20 ——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系列演出侧记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5086.html 1 名家齐聚佳作连台 音乐舞台迎来璀璨金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