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聚合西部力量 共奏时代交响

——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在黔落幕

宁夏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执演的交响组曲《家乡的花儿》在贵阳大剧院上演。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朋城 摄

西部交响乐团展演走进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班浪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赵珊珊

西部交响,多彩和鸣。9月14日,随着大型交响套曲《山河颂》奏响,这场由贵州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艺术家共同演奏的交响乐,用音符展现中国文化的气质神韵、描绘祖国大好河山、渲染瑰丽灿烂的时代画卷,成为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的压轴大戏。

本届交响乐周由文化和旅游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遵义市文化旅游局、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协办。自9月6日启幕以来,12支西部交响乐团分别在贵州贵阳、遵义两个城市,演出了《多彩和鸣》《丝路·畅想》《秦岭回响》等作品,至9月15日,7场进社区、进景区、进学校的“三进”演出,以及名家讲座、专题研讨会等活动相继举行,让交响乐艺术贴近群众、走进基层。

据了解,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创办于2010年,由文化和旅游部联合西部各省(区、市)轮流主办,集中展示我国西部地区交响乐艺术的发展成果和西部交响乐团的建设成果,丰富了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交响艺术发展新气象

9月6日,由贵阳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组曲《多彩和鸣》作为开幕式演出率先奏响,在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指挥下,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宋元明、旅欧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及深圳交响乐团合唱团倾情献唱,一场高水准的交响乐演奏拉开了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的演出序幕。

西部交响乐团展演是本届交响乐周的重头戏。本届交响乐周汇集内蒙古艺术剧院交响乐团、广西交响乐团、重庆交响乐团、四川交响乐团、贵阳交响乐团、贵州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西藏交响乐团、陕西交响乐团、兰州交响乐团、宁夏交响乐团、乌鲁木齐交响乐团12个乐团。

这些乐团,既有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老牌院团,也有充满活力、敢于创新的新生力量,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乐团同台献艺,碰撞出西部地区交响乐发展的新火花,为观众带来多样化的音乐体验。

本届西部交响乐周参演作品主题突出,内容丰富,集中展示西部交响艺术发展新气象。演出现场,既有代表乐团水准的《马勒:c小调第二交响曲》《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等经典名曲,又有主题交响乐《灯塔》《旗帜》《聂耳与国歌》《山河颂》《丝路·畅想》等原创作品,一些参演作品如《灯塔》《向海之路》,还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实施的“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

演出延续“著名指挥+西部乐团”的模式,邀请谭利华、张国勇、卞祖善、邵恩等指挥名家,与西部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共同打造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在演奏中展示西部交响乐团的水平,在交流中促进西部交响乐团的建设和发展。

中央芭蕾舞团原首席指挥、中国交响乐团联盟首任主席卞祖善评价说,本届西部交响乐周参加演出的院团水准高,向观众展示了西部交响乐团的整体实力。

民族文化展示大舞台

“当《苗岭的早晨》奏响,我仿佛看到了苗族的银饰、吊脚楼和自然风光。”交响组曲《多彩和鸣》演奏包括《黔岭素描》《苗岭的早晨》等篇章,用音符生动呈现贵州苗族文化的绚烂,观众杨卿听后感动地说,将民族文化进行交响表达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本届西部交响乐周大多为西部交响乐团原创作品,《多彩和鸣》《喜马拉雅》《秦岭回响》《重庆·英雄》等原创交响乐作品,展现了西部地区风土人情、历史变迁与时代精神。

《喜马拉雅》组曲融入藏大号、竖笛、音笛等西藏特色乐器,使得整曲具有浓厚的西藏特色;陕西交响乐团交响组曲《秦岭回响》在贵阳首秀,巍峨的秦岭在音符之中壮阔美丽,气势磅礴;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则融入宁夏民歌“花儿”元素,创作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家乡的花儿》,将宁夏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娓娓道来……

“从本届交响乐周上看到了民族和谐包容,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指挥邵恩先后执棒《秦岭回响》《重庆·英雄》两场演出,在他看来,本届交响乐周展演作品大量运用地方音乐元素与音乐特色,在交响乐中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西部音乐给了我精神养料,我对西部民族音乐充满自信。”在专题研讨会上,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朝认为,西部音乐人有非常丰厚的文化滋养作为音乐底蕴,完全有自信把交响乐做好,走出地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此外,本次西部交响乐周特别注重利用举办地贵阳、遵义当地的特色资源,将交响乐展演与当地文旅深度融合,与贵阳“爱乐之城·路边音乐会”品牌活动相结合,利用其已经形成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为交响乐周吸引更多观众;在贵阳一些标志性地点,举办户外交响乐演出,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贵州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共享文艺惠民成果

“每场演出都很精彩。”听说西部交响乐周在贵阳举办,广西观众韦庆嘉专程赶到贵阳观看,面对难得的高密度、有水准交响乐音乐会,他接连看了几场演出。他表示,演出票价不贵,看一场“赚”一场。

文化惠民,让广大群众共享艺术发展成果是举办本届交响乐周的宗旨。据了解,本届西部交响乐周实施低票价惠民原则,最高票价不超过150元,最低票价为50元,吸引了不少省内外观众走进剧场。

为让更多群众观看到演出,交响乐周还采取“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传播方式,联合中央、地方多家网络平台形成媒体矩阵,全程同步线上直播,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据统计,交响乐周演出共吸引现场观众6000人,线上直播平台共创造650万人次点击率,媒体传播量超700万。

活动期间,参演院团还以形式多样的“三进”活动,推动交响乐艺术进学校、进社区、进景区,相继走进遵义会议会址、贵阳天河潭景区、贵阳市乌当区文化馆等地,让更多群众感受到交响乐的魅力。

9月14日晚,乌鲁木齐交响乐团“三进”演出在遵义市桐梓县葫芦城“村晚”舞台奏响,受到桐梓观众的欢迎。观众杨俪惊喜地说,从没想过能在“村晚”舞台看到交响乐演出。

在乌鲁木齐交响乐团常任指挥郑爻看来,交响乐走进乡村走进基层是每个音乐工作者应有的职责,音乐是世界语言,交响音乐也不是阳春白雪,去现场聆听和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希望更多的交响乐走进乡村走进百姓,让更多观众体会到音乐带来的美好感受。

此外,本届交响乐周还在贵阳遵义两地举办3场名家公益性讲座,邀请国内知名指挥家、演奏家、作曲家,面向社会和高校师生开讲,普及交响乐知识,拉近交响乐与群众的距离。

--> 2024-09-20 ——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在黔落幕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5085.html 1 聚合西部力量 共奏时代交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