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高山飞来“避暑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莹 向淳 袁鹏 杨柳

山风山雨和生态绿洲合力营造的清凉山水,让遵义市习水县仙源镇成了“重庆邻居”的旅居福地。避暑旅游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绿水青山转化成了“金山银山”,当地农民也在家门口过上了现代文明生活。每年避暑季节5万以上的游客涌来,是仙源镇2.8万户籍人口的2倍,一个“避暑城”跃然屹立在大娄山深处赤水河流域的高高山坳上。

——题记

这风这雨,像魔术变戏,顺时代更迭,将“凄风苦雨”变成“和风细雨”。

这山这水,像凤凰涅槃,经长久蛰伏,从“寒山瘦水”变成“金山银水”。

赤日炎炎的盛夏,避暑天堂贵州,潮水般涌入大量游客。地处黔渝交界大娄山深处、赤水河流域“高山之上”的习水县仙源镇,每年避暑客人在5万人以上。

5万以上客人涌入一个建制乡镇,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吃住怎样解决?乡镇并不宽敞的道路交通怎样应付拥堵?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于8月13日奔赴仙源镇采访。

未进仙源,先沾“仙气”。从海拔900米左右的山谷中,仰望前方500余米垂直高度的山顶,青山之巅白云之下,鳞次栉比的多彩楼群被金色阳光涂抹,仙境一样飘渺梦幻。

山上有山,楼外有楼。车到山顶,原来这是山坳上的城镇。3公里多长的几条主街,飞檐翘角的黔北民居分列两侧。绿荫如伞的行道树下,渝牌车结成长龙停放,让人诧异“贵州境内重庆车”这一景象。主街之外,是被青山守护、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齐全的旅居小区。8个旅居楼盘,如同8个“大金瓜”,被延伸进入山坳的公路串联。于是,这个高山城镇长成“牵藤接瓜”的模样。

“仙源的夏天,是为重庆客人准备的!”仙源镇党委书记穆权笑称,每年5万以上重庆客人前来旅居,是仙源镇2.8万户籍人口的2倍。面积近10平方公里的旅居集聚区,1.5万套避暑房已售出,近300家民宿几乎客满,圆了旅居者的康养之梦,也圆了仙源百姓的淘金之梦。仅2023年,仙源镇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年度旅游综合创收3.8亿多元。

“如果时光倒流十几年,仙源镇上只有一条不到400米长的小街,烟火味很淡,莫说重庆客人来避暑,就连本地年轻人都跑光了。”穆权感言。

高山飞来“避暑城”。沐浴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风,仙源镇在避暑客人和当地干群的双向奔赴中,演绎认知迭代的山乡巨变。

“仙源的空气能治病!”重庆市退休老人刘安泽赞叹。

已逾古稀之年的刘安泽,持续来仙源镇避暑康养已有11年。2013年7月,刘安泽从重庆市江津区退休,对比多处自然环境后,8月就选择在海拔1480多米、地处仙源镇毛坪村火秋坪组的青龙山水旅居小区买了一套避暑房。每年6月初,他和老伴如期而至,住进自购的55平方米、2室1厅的“安乐窝”。

刘安泽老两口安居的小区,休闲康养设施齐全,悬崖景观更是一大特色。因为两老“红娘”当得好,重庆市江津区跟过来买房的住户不少。换了一块新天地,朝夕相见的仍然是老朋友,避暑生活一点不寂寞。每天,老两口和邻居一样,早起到山间“森林氧吧”散步养肺,午间在小区娱乐室下棋打牌,晚上到广场上唱歌跳舞。为了吮吸这口香甜的空气,很多人家的窗户整天都是打开的,避暑生活就这样舒心惬意。

当一名旅居“候鸟”,这是当下重庆市“银发一族”的生活时尚。刘安泽老两口每年的“迁徙生活”很有规律:夏天住在仙源镇避暑、冬天跑去南方城市避寒,不冷不热的时候回户籍地重庆安居。一年中,从6月初到国庆前后,要在仙源镇居住4个多月,外孙在暑假陪伴,女儿女婿每逢周末自驾来仙源团聚。

“刘老爷子介绍了36户亲朋好友来我们小区买房避暑。”青龙山水旅游地产项目负责人王菲介绍。王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他操盘的青龙山水也是全镇8个旅游地产项目中唯一一个由本地人开发的。2014年该项目启动以来,伴随着仙源镇避暑名气看涨,建成的1200多套商品房中,已出售1000余套。

刘安泽一家的避暑康养生活,是每年5万以上重庆人在仙源镇“起早贪黑”享受清凉一夏的写照。

仙源镇的早晨,在凌晨5点过钟就苏醒。这时候天色朦胧,避暑老人们就健步出门,爬上山顶静候观红日东升,在广场晨练八段锦,到农贸市场赶早买时蔬……高山“避暑城”的热闹,就这样周而复始一天又一天。

仙源镇的夜晚,一个个广场上,成百上千的避暑人群踩着音乐鼓点,在闪烁的灯光秀中尽情舞蹈,烧烤摊、冷饮店、小吃店则成了孩子们的“打卡点”,一个个旅居小区到晚上9点以后才逐渐冷清。

是谁为仙源取了这么诗意的名字?又是谁把望眼欲穿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仙源镇平均海拔1400多米,是习水县平均海拔最高的乡镇,海拔1883米的仙源镇金山村黄沙岩是全县最高峰。过去,习水人称仙源镇为“习水小西藏”,外地人视为畏途。然而,让人好奇的是,这样一个苦寒之地,却早就有一个让人憧憬的名字。

仙源名字的来源,与交通建设密切相关。

51岁的仙源镇中学老师张煜,是仙源镇小有名气的文史研究者。张煜介绍,仙源镇原本叫獐羊坝,小獐村、大獐村之名从这里演化而来。过去山高水冷,人迹罕至,仅有贩运盐巴和茶叶的马帮路过歇脚,至今遗留疑似清代盐茶古道的遗址。1929年,贵州勘测修建赤水到桐梓的公路时,有一位筑路文化人在小獐村的一处洞穴题字“仙源洞”,寄托当地人对生活的期盼,仙源由此得名。

但是,愿景虽然美好,幸福却未及时眷顾。西部大开发之前,仙源镇还是传统的农业乡镇,山高水冷的气候条件,山多地薄的地貌特征,制约了农作物的成长。彼时,玉米、土豆是主要粮食作物。“种一坡,收一锅,耗子也要跪着吃,哭着回家。”有谚语这样形容仙源当时的穷境。“因为日子难熬,改革开放兴起务工潮后,仙源镇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很多村庄成了‘空心村’。”张煜说。

仙源镇过去贫穷,一个主要因素在于夏季雨水多,冷风冷雨的高山气候成了庄稼的“冷面杀手”。斗转星移,时来运转,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春深著花”,“高速平原”的贵州打开山门,笑迎四海宾客,高海拔区域的冷凉气候成为了发展避暑旅游的“独有天时”,这高山上不知疲倦吹拂的山风、隔三差五说来就来的夏天“飞龙雨”,旋即成了发展避暑旅游的“清凉使者”。

我们在仙源镇采访的第一天,就在羊久村的万家客栈遇到了午后的“飞龙雨”。这“飞龙雨”,在太阳钻进云层不久,就飘飘洒洒降临。闲坐客栈楼台上眺望,烟雨茫茫之中,绵绵青山如画。青山之谷,是筑坝蓄水的万家水库,这个仙源人的“大水缸”,像眼睛一样明亮地点缀。视线移到离水库下游不远处的山谷,一片避暑楼群,镶嵌在青山的画框之中,充盈了人间烟火的意境。不到一个小时,雨过天晴,刚刚冲过“凉水澡”的大地暑气全消,人也格外神清气爽。

山中遇雨,触景生情。说起“飞龙雨”,这是贵州高山区域在夏天里特有的气象,往往发生在午后,甚至出现“晴朗的天空下着雨”“东边日出西边雨”等奇异景观。“飞龙雨”频率高,每场雨的时间却不长,落雨的地方往往只是一小块区域。因为高山地头山寒水冷,庄稼生长的积温不足,这“飞龙雨”对丰产不友好,往往不受农民喜欢。“愿天半月晴无雨,打得山家一岁粮”“哪年天干吃饱饭,哪年心宽遇好人”,高山人家曾这样用山歌“祈盼”。

如今,好雨知时节,“飞龙雨”成为贵州发展避暑旅游的“功臣”。

仙源的风仙源的雨,造就了仙源清凉之夏。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让那些广种薄收的坡耕地变成了大森林。有了绿树梳妆打扮,仙源镇成了秀美山川,迎来了鸟语花香,诞生了“森林氧吧”。随后,仙源镇成为了习水县飞鸽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地带,是习水县“生态绿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避暑康养的名气在重庆越来越大。

客有所需,我有所谋。从2009年开始,习水县决策层敏锐捕捉到利用冷凉资源发展避暑旅游的机遇,组织有关部门、各乡镇有关人员,前往旅游产业起步早的云南、四川等省取经。取经归来,干字当头,当年,习水县将避暑旅游作为新兴富民产业加以谋划,仙源镇成了习水县发展旅游产业的重点乡镇。

花香引来蜂蝶舞。经过前期准备,仙源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旅游地产项目。2013年以来,仙源九寨、青龙山水、仙池纳里、雲霖仙宇、仙源丽景、泰达谷、富邦大道、天泉共8个旅居小区相继建成。仙源唱响了新型城镇化“重头戏”,形成以大獐村、小獐村、毛坪村等4个村(居)近10平方公里面积的“避暑城”。

高山变成“避暑城”,山村喜乐故事多。

昔日在习水地图上难觅踪影的小山村,如今5万以上“候鸟”每年定期飞来,将这里当成第二个家,催生旅居新业态,撬动新产业,端来“金饭碗”。兴建旅居小区所涉及的村寨变成了当地和周边群众的淘金地。其中,小獐村变成了旅游产业明星村,今年还入选第六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今年48岁的小獐村党支部书记张元明,多年前为了赚钱养家曾外出辗转多地打工,尝过背井离乡的苦涩滋味,如今,他已经当了5年“领头雁”,每年夏、秋季忙得团团转。“以前扛锄头,现在当老板,村民们挣钱全部围绕游客转,搞民宿、开超市、卖土特产,只要踏实肯干,就有钱赚。”张元明形象地说,过去千辛万苦出山找市场,现在市场就在村里头,这么多重庆人扎堆,消费能力超强。

张元明参与了小獐村之变的一点一滴,他说村里喜事有“一大箩筐”。最直观的感受,是返乡创业和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现在2300多的户籍人口中,1800多人常住村内,绝大多数从事旅游产业,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腾出来的劳动力都流向旅游行业。2023年,全村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有85户、超过50万元的有50户、超过80万元的有9户。

过去一些村民闲着无事比酒量比拳风,现在比钱路广票子多;过去到山下的温水镇卖山货路陡难行,现在一眨眼功夫就能把农产品运到小区农贸市场出售;过去一些村民卫生习惯不好,现在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过去农村妇女一年到头素面朝天,现在村里的女人们也学起城里人美容护肤、化妆打扮;过去爱吃一口大肥肉解馋的乡亲们,现在也讲究一日三餐荤素搭配……2013年以来,小獐村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村里“金窝窝”筑起来了,避暑旅游火了,村民们的生活芝麻开花了,小獐村堪称脱胎换骨。

“凉资源”拓宽就业路。靠旅游地产项目的带动,小獐村餐饮、物流、商超等服务业雨后春笋般出现,仅农家乐和民宿就有102家。产业带就业,家中无闲人。小獐村就有800多名劳动力就职于4家旅游地产项目,从事前台、保洁、保安等工作,工资一般在2500元以上。

“前天卖鲜食玉米进账1000多元,昨天卖鱼进账1700多元,今天卖辣椒进账4000多元。”8月15日,家住小獐村的脱贫户张元强盯着手机屏面露喜悦。别看现在一年7到8万元收入,小日子过得体体面面,2017年以前,老张却不那么“体面”,那时他没有致富门路,三个孩子读书花费又大,是小獐村的贫困户。现在张元强的“旅游饭”吃得有滋有味,他的“发财经”是种植鲜食玉米、辣椒等土特产,变“有吃头”的传统农业为“有赚头”的市场农业,此外,他还是流转了3亩多鱼塘供游客垂钓的“塘主”。

仙源的清晨,既是重庆人的幸福时辰,也是仙源镇和周边乡镇农产品经销商的“淘金”时段。

“我每天早上卖一头肥猪,利润七八百元。”凌晨6点,曙光初露,仙源镇羊久村村民穆伦均已开着小货车抵达天泉旅居小区农贸集市,在摊位上摆放新鲜猪肉销售。

白天忙到上午10点左右,卖完新鲜猪牛羊肉后回家睡大觉,晚上10点过将牲口拖到屠宰场宰杀,休息几个小时便摸黑赶早市,成了仙源及附近乡镇肉产品经销户的生活常态。这种“夜猫子”式的生活方式,是避暑经济推动山乡巨变的新景象。

留在仙源镇的群众过上了好日子,外出能人也纷纷归来“掘金”。

驱车离开山上的“避暑城”,来到海拔900多米的和平村,这是全镇海拔较低的行政村,气温相对较高,不适宜发展避暑游。当地另辟蹊径,搞起农产品深加工,靠着辣椒、大头菜、酸菜等“一碟小菜”,牵动重庆避暑客的“胃口”。

在和平村的贵州英武汇集食品有限公司,院子里10余个腌菜大缸悉数排列,而在展示大厅内,琳琅满目的蔬菜制品令人垂涎。“我是电商和实体店双管齐下搞销售,每年三分之一以上的营业额都在仙源镇。”该公司负责人罗英武正在指挥工人打包一批即将发货的辣椒制品。

罗英武是和平村人,少年时代离家在外寻找发财机会,多年下来积攒下家底,他成为遵义城区19家连锁超市的老板。2021年,嗅到避暑旅游的商机,他又选择回乡创业,瞄准当地的绿色农产品,建起种养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为自己旗下的超市搭建了一条供应链,更为旅居仙源的重庆人提供餐桌美味。如今,该公司每年在当地收购农产品付出资金达3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400多户农户种植蔬菜1500多亩。

“一碟小菜”又绝非简单的“一碟小菜”。借助避暑游热的“东风”,仙源土特产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蔬菜、辣椒、方竹笋、马桑菌、肉牛、黔北麻羊等串联起一条“接二连三”的全产业链,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在仙源镇,一个个“罗英武”式返乡创业的故事在精彩上演,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仙源镇避暑旅游的“市场之手”不仅拉回了外出能人,也让当地经营户随旅居者的生活轨迹走进重庆,“候鸟经济”做成了长久产业。

天刚发亮,位于小獐村的天泉旅居小区农贸集市上,陆续有早起的游客选购各类瓜果蔬菜和猪牛羊肉。

“张老板,割2斤牛肉。”一辆面包车前的肉摊子挂着新鲜牛肉,摊主张永刚热情接待老顾客,不到10点钟,1头牛肉就销售一空。张永刚说,他家每天在仙源镇的6个摊点销售6头牛肉。全镇所有同行,一天可以卖出25头牛肉。

这位不少重庆避暑客信得过的张老板,手机里存了8000多位重庆人的电话号码或微信,曾在外省开过工厂的他,10年前,看到习水县发展避暑旅游,他选择回到老家习水县搞肉牛养殖和牛肉销售,生意越做越大,形成了10多人共同打理的“家庭产业”,仙源镇是他家的一个重要经销点。他还在仙源街上开了牛肉餐馆,成了半个仙源人。张永刚一家人的经营模式就是跟着重庆人走,重庆人在仙源镇避暑,他家就在仙源镇卖牛肉;重庆人返回重庆,他就通过微信群接单、送货。由于他家的牛肉质量有保证,买肉的“头回客”都会变成“回头客”。“卖了6年牛肉,平均一年销售额有1000多万元,八成是重庆客人创造的。”张永刚说。

将“候鸟型”发展成“永久牌”,张永刚是一个绝好的范例。对于重庆避暑客消费市场前景好,仙源人信心十足。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采访中并不少见,避暑季只有一季,增收致富光靠季节性人气远远不够,紧跟重庆避暑客需求,伴随“候鸟”飞来飞去,不少仙源人一年四季都能做成生意。

持续高温炙烤,许多重庆人选择来到习水县仙源镇避暑,以老人和孩子为主体的“一老一小”群体成为旅居避暑的主要客源。

重庆人在仙源镇的“避暑节奏”,是这样演绎的:早晚休闲养生,中午居家休息;暑期孩子陪伴老人,双休日全家团聚。避暑生活如此舒心惬意,还在于交通方便,因为无论是自驾还是乘坐大巴、高铁等交通工具,都只是两三个小时的车程。

早年间,当人们还为解决温饱靠土里刨食时,掰开仙源镇的一块泥巴,如果它会说话,一半喊身上冷,一半喊日子苦。“习水小西藏”绝非虚传。

山不转水转,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开启了贵州发展新时代,“高速平原”的大交通成为现实,“地无三尺平”的发展瓶颈被打破,“天无三日晴”的凉爽天气变成了贵州发展避暑旅游的优势资源。在炙手可热的避暑旅游中,贵州山区的农特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农家小屋变成了旅居民宿,不少乡村迈进全面振兴阶段,“人无三分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仙源镇作为习水县的高山区域,从门庭冷落变成车水马龙,年轻一代投身商品经济大潮,变成了“跳出农门”的行商坐贾。

单说1400多家活跃无比的个体经营户,就足以证明仙源镇的繁华热闹。当年的“习水小西藏”,变身“避暑候鸟天堂”,仙源人的生活也从“生存型”“温饱型”向“舒适型”“致富型”转变,仙源刷新人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认知。

客人避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主人挣钱挣得眉开眼笑!返乡的仙源人周在启忙着打理今年3月才开业的“地球村”精品民宿。50岁的老周是土生土长的小獐村人,投身医疗行业多年,故土难离的他终于加入返乡大军行列,投入多年来在城市打拼积蓄的500多万元建起这个精品民宿,一期民宿从今年7月初开业以来,49间客房有36间一直住满。

仙源镇凉爽的高山气候,是吸引重庆游客最大的卖点。仙源人早已形成共识:吸引重庆游客靠的是“冰火两重天”的气候“温差”,留住重庆游客则要拿出“来了就是自家人”的服务“温度”。

天泉旅游地产项目物管公司经理、来自重庆市合川区的王涛,对凉爽的仙源、暖心的仙源赞不绝口:“经常见面,镇干部、村‘两委’不少党员、干部和我都成为熟人了,有需要只要打一个电话,他们就赶来小区。”

放眼仙源镇,住宿餐饮、购物消费、文娱活动到康养服务,一切从游客需求出发,为游客提供更舒适的旅居环境和出行质量,乡村产业振兴联动特色文旅崛起,促进周边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一场新意十足的乡村全面振兴实践,在习水县委县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正在仙源镇火热铺开。

在习水县卫健部门支持下,仙源镇卫生院设置了仙源仙池纳里延伸点,仙池纳里小区是旅居人口超过1万人的避暑小区,住客走出家门就能享受和县城医院一样的诊疗条件。仙源镇按照“有基层组织保障、有行业协会规范、有候鸟协会引线、有旅游业态培育、有休闲文化娱乐”和“包环境卫生整治、包服务质量达标、包营业证照办理、包招揽游客入住、包矛盾纠纷化解”的“五有五包”的思路,围绕旅居全过程,优化服务全链条,化解避暑游客旅居的难点、痛点。

在原有贴心服务基础上,近几年,仙源镇通过积极向上级争取,整合资源营造精准服务的“暖环境”。习水县公交公司增派公交车、仙源农贸市场聘请市场管理员、仙源派出所增加协勤维护秩序化解纠纷等一系列暖心动作,重庆人看在眼里、暖在心头。

仙源镇的“保姆式服务”,覆盖旅游地产项目、乡村民宿、乡村景点三大载体。仙池纳里旅游地产项目相关负责人刘明兰是重庆市江津区人,常驻仙源镇,她深深爱上这片土地,“项目设计规划到落地建设,全程都会有各级各部门的倾力支持。项目投入使用以后,贴心服务与保障无处不在,我们物业管好小区小环境,弥补了当地人手不足的问题,而政府管好小区外大环境,形成良性互动。”

“旅居仙源”火爆一时,许多重庆人喊出“到仙源过几天神仙日子”的口号。但是客观来看,仙源避暑游的基础设施正面临需要提升等级的“成长烦恼”。

刘明兰提出一些建议:“避暑季的每天上午,由于集镇到各个旅居小区的公路狭窄弯曲,会车都很困难,堵车成了常态。尽管镇上天天派人进行疏导,但杯水车薪,希望能想想办法拓宽道路改善交通,方便避暑游客出行。”这一期盼也是多位游客接受采访时的共同心声。

辩证来看,仙源镇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非仙源镇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慢了,而是旅游产业化速度太快,出现了“小马拉大车、大脚穿小鞋”的新现象。而这一切,还得在发展中逐一破解。

发展速度超出预期,造成工作压力,但身上的干劲更足。

为了当好服务避暑旅游的“店小二”,仙源镇在避暑季最热闹的6到10月,对干部作息时间作出调整:每天早晨6点过钟,从事避暑服务工作的干部们就起床,进入工作状态。下午下班后保持手机畅通,遇事随喊随到。双休日干部分两班倒,一半留守镇上值班,一半休息。“我们探索建立‘潮汐式’工作机制,轮流值守、加大力度,以党员干部辛苦指数换取游客幸福指数,全力以赴服务好重庆避暑客,让发展的活力激荡升腾。”穆权如是说。

我们站在小獐村高处的网红观景台眺望,红日初升,群山披霞,重庆市綦江区的一组组风力发电机清晰可见,天地山川就是这么美轮美奂,仙源和重庆就是这么近在眼前。曾经被贫穷困扰的仙源人时来运转,与寻觅凉风而来的重庆人发生了奇妙联系。这种“郎情妹意”的两相情愿,书写了高山“避暑城”的发展传奇,绘出了重庆版的“归园田居图”、贵州版的“富春山居图”、仙源版的“清明上河图”。

--> 2024-09-1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4722.html 1 高山飞来“避暑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