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孝文 黄冬梅 莫昌玉 记者 王维维)这几天,在黔南州罗甸县沫阳镇访里村500亩以上蔬菜种植坝区,刚刚完成水稻收割的稻田里,农耕机来回翻犁,村民们忙着掏厢、起垄、打窝、移栽鲜食玉米。
“栽的时候叶子要同一个方向,这样可以使作物充分地吸收阳光,从而提高产量。”罗甸县蔬菜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惠科和县农业农村工作局的农技人员正在现场指导农户移栽玉米秧苗。
近年来,作为全国“菜篮子”生产县的罗甸县,充分利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等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秋冬蔬菜种植,实现了“菜—稻—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不仅有效填补了省内外秋季中期蔬菜市场的空缺,还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轮作收入。
“去年,县农业部门在访里村试行推广250亩秋冬鲜食玉米种植,获得成功,今年扩大推广种植300亩。”访里村第一书记唐杰告诉记者,罗甸县农业部门在种苗、地膜、化肥等方面给予农户每亩700元补助,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目前已种植120亩。
据介绍,罗甸县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围绕秋冬蔬菜种植,抢抓时间茬口,前期采用机械化收割水稻,为秋冬蔬菜种植提供保障。今年,该县预计种植秋冬蔬菜13万亩,其中秋季蔬菜7万亩,主要种植品种有鲜食玉米、辣椒、茄子、黄瓜、四季豆、白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