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秋时)9月4日,经贵州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专家审查通过的《贵州省重要古生物化石名录(首批)》和《贵州省三叠纪重要古生物化石分类定级细则(试行)》正式印发。
此次公开的贵州省首批重要古生物化石名录,包含了鱼类、爬行类、哺乳类、海百合类、真蕨类五大类别、150余种重要古生物化石。
同时此次公布的《贵州省三叠纪重要古生物化石分类定级细则(试行)》,参照了《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试行)》以及贵州省古生物化石资源特色制定。
该细则在国家分级标准基础上,按照古生物化石科学价值的重要程度、稀有程度及其保存完整程度,细化分类定级标准,将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级别,旨在进一步加强贵州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指导评定贵州省三叠纪重要古生物化石资源的价值。
我省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享有“古生物王国”的美誉,大量古生物化石种类研究命名的模式标本产出于贵州省,其中尤以三叠纪地层中产出的重要海生爬行动物、两栖类、鱼类及海百合类最为突出,因此,保护好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为加强对省内化石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持续做好古生物化石管理工作,成立贵州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省地质博物馆。贵州古专委主要负责全省重点化石及产地的保护、勘查、鉴定定级和管理,以及开展古生物化石的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和业务培训等工作,通过积极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和宣传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广泛树立化石资源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