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养蜂人要比蜜蜂更勤快”

——养蜂能人袁月勤将蜂蜜卖到国外,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警 杨柳

9月6日,在遵义市习水县三岔河镇丹霞谷旅游景区,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拂过山坡,浓郁的蜜香混着花香弥漫在空气中。郁郁葱葱的森林里,蜂箱错落有致。每天清晨,袁氏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穿梭在蜂群间,观测蜂场环境、检查蜂群活动状态,忙得脚不沾地。

“养蜂人要比蜜蜂更勤快。养蜂需要野外作业,基本靠手工操作。”袁氏蜜蜂负责人袁月勤一边仔细查看蜂板,一边向记者介绍养蜂知识。树木葱郁的山腰间,蜜蜂飞舞,金黄色的蜂巢里,黏稠的蜂蜜散发出淡淡花香。

清代嘉庆年间,实业家袁锦道在丹霞谷内办了48间工厂,其中一间是蜂蜜包装厂。袁月勤作为袁锦道的第八代传承人,追花逐蜜是她的日常。说起养蜂酿蜜,袁月勤如数家珍。她告诉记者:“得益于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有充足的蜜源植物,可为蜜蜂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生态养蜂,依花而栖。丹霞谷旅游景区位于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7%,有保存完好的常绿阔叶林,生长着诸如野菊花、五倍子、金银花、柴胡、见血清、石斛等中药材。花开四季,蜜源植物丰富,为养蜂提供了充足的蜜源保证,引来野生中华蜂在峭壁上筑巢,使得其具有得天独厚的中华小蜜蜂养殖条件。产于当地的蜂蜜,被称为岩蜂蜜。

袁月勤向记者介绍,袁氏蜜蜂所养殖的中华小蜜蜂是土生土长的本地蜂种,个头小,飞速快。蜜蜂采集保护区内中药材等原生植物花朵为蜜源,每只蜜蜂要经过100万次飞行,采集成百上千种中药材花蜜,才能换来了500克岩蜂蜜。成蜜周期长,一年只能采一次。依托良好的生态,加上无人工饲喂,蜂蜜品质极佳。1斤岩蜂蜜能卖200元左右,备受市场青睐。

2016年,袁月勤看准了这一商机,成立了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蜂蜜进行加工包装后统一销售,并带动全村50余户农户参与养殖。“没想到,养蜂居然能养出一个产业来,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村民袁学伦以前养殖蜜蜂,找不到销路,只能自己吃。现在合作社不仅帮他找销路,还提供技术支持,每年靠卖蜂蜜就有4万元的收入。

为了让习水岩蜂蜜走向更大的市场,袁月勤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养殖技术学习,通过免费送技术、低价售卖蜂种、保障销售等措施,将蜜蜂养殖辐射到了全县26个乡镇。如今,袁氏蜜蜂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产品远销海外,养殖蜜蜂8000余箱,去年产值超1200万元。生态养蜂,酿造“甜蜜”生活,袁月勤将“甜蜜事业”做成了富民产业。

--> 2024-09-12 ——养蜂能人袁月勤将蜂蜜卖到国外,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4591.html 1 “养蜂人要比蜜蜂更勤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