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佳本)日前,在铜仁市石阡县坪山乡凤凰屯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基地,贵州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贵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与应用”田间测产工作正在开展。
测产验收现场,来自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铜仁市农业科学院、石阡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按照土壤肥力上、中、下三个水平,在种植基地随机选点测产。测产验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结合实地测量、数株数、脱粒、称重及折算等环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大豆品种为瑞黄2号,玉米品种为金玉150、金玉579,播种采用人工播种和机械播种结合。”省农科院油料所专家朱星陶介绍。经过专家组严格的测产验收,三个测产点实收产量平均结果:大豆产量119.73公斤/亩,玉米产量516.65公斤/亩,大豆玉米增产效果显著,实施主体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技能得到有效提升,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达到“一地多产”“一地双收”的效果。
据了解,贵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今年在石阡、桐梓、盘州等50个县市建立示范点50个,布局技术示范1.8万亩,示范采取了大豆玉米品种的合理搭配、机械播种、生物降解膜保温控草、分带施肥并增喷叶面肥、绿色病虫防控与统防统控等综合技术,各示范区大豆玉米长势良好,大多示范点达到项目“玉米不减产、亩增收大豆90公斤以上”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