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建行贵州省分行

优化支付服务 “老”“外”消费无忧

建行贵州省分行上门为群众兑换“零钱包”,提升支付便利性。

建行贵阳火车站支行为过往旅客开展支付服务便利化宣传。

建行黔东南州分行工作人员向当地商户普及境外银行卡、移动支付等不同方式的支付途径和操作方法。

建行六盘水市分行为境外来华人员进行特色中英文支付便利化双语讲解服务。

郑果

这个夏天,“黄小西,吃晚饭”组团出道、火爆出圈,成为贵州文旅的新名片。

先天的生态资源禀赋、清爽宜人的夏季气候、一个月都吃不完的贵州美食,以及燃爆夏天的“路边音乐会”,持续刷爆社交网络和朋友圈,吸引了更多海内外游客在这个暑期跨越山海、探索多彩贵州。

贵州,不负每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

建行贵州省分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从外籍来华人员和银发族支付痛点出发、系统谋划,通过构建“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多层次、多元化、包容性支付体系,以及持续扩大支付场景,让人生地不熟的“老外”在“醉美”贵州感受宾至如归的真诚,让难以跨越“数字鸿沟”的银发族感受便捷支付的丝滑,从而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体验感。

软硬齐抓 老外支付“不见外”

“CCB was very good!”今年6月,当来自美国的Mia不到半个小时,就轻轻松松在建行贵阳京瑞支行营业网点办完开卡、外卡内绑、兑换外币等业务后,她此前担心因语言不通办理业务困难的担忧瞬间烟消云散。建行工作人员流利的英语、娴熟的业务能力和让人如沐春风的服务态度,成为她对多彩贵州美好印象的首个重磅加分项。

身处开放的贵州,建行深知,网点不仅是金融服务的场所,还是连接不同文化、服务来自五湖四海友人、展示贵州魅力的温馨窗口。

外籍来华人员习惯使用银行卡和现金等支付方式,支付习惯的差异,导致部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不便。

为打通支付堵点,该行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全省营业网点为服务主阵地,通过硬件改造和服务升级“软硬”兼施,为外籍来华人员办理开户、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等业务,并指导其办理外卡内绑、外包内用,体验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移动支付产品的快捷。

在全省建行网点,该行在醒目位置张贴外卡取现标识,并在柜台前摆放中英对照版《中国建设银行龙卡借记卡申请表》《港澳台居民和外国公民开户指南》等,方便外籍来华人员掌握开户、取现等业务流程。

不仅如此,该行还在网点内布放810台中英双语、大字版ATM自助机具,7×24小时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外币取现服务。

随着该行现金使用环境日益改善,近7000名境外来华人员在该行开立账户,拥有了在华便利支付的关键载体。

走出网点,该行还持续深化外卡支付服务场景建设,不断完善银行卡受理环境、助力社会优化现金环境,让更多便利、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为国际朋友所得。

“这次来贵州旅游太方便了!”今年夏天,欧洲游客Alan的荔波之旅出乎意料的顺畅舒心。无论是入住酒店、游览景点,还是品尝特色美食、购买旅游工艺品,他只用刷刷卡或拿出手机扫一扫商家支付码即可成功支付。

Alan享受到的便利离不开建行的提前布局。

入境口岸是外籍来华人员来黔到访的第一站,为了站好外卡受理“第一岗”,该行全面梳理毕节飞雄机场、六盘水月照机场、铜仁凤凰机场、兴义万峰林机场、贵阳火车站、高铁站等重点场景商户,改造外卡受理终端,让外籍来华人员“第一站”就有好印象。

旅行离不开食、住、行、游、购。围绕外籍来华人员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该行将外卡受理终端改造工作延展至大型商圈、旅游景区、夜间文化、医院等重点场所,引导广大商家做好零钱备付,满足外籍来华人员现金使用需求。在此期间,该行还在全省酒店、文旅场所开设外币代兑点13家,遍及6个市州、4个县域,全方位优化支付服务。

精耕细作,换来收获。截至目前,该行线下可受理外卡商户已达813户、可受理外卡终端3753个。其中,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指定重点名单商户已开通外卡受理终端958个,覆盖率达100%。

将心比心 老人付款“不掉队”

“我快80岁了,手机支付用不明白,还是用现金踏实。”日前,在家人预约办理下,家住贵阳市南明区的陈奶奶成功兑换了建行“零钱包”,对此她十分受用地说:“这包里全是零钱,出门买东西很方便。”

数字支付时代,很多银发族仍然依赖现金支付。面对老年人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建行贵州省分行将心比心站在银发族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提升老人支付便利性,以支付“无碍”助美好生活更“有爱”。

针对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遇到的小额现金需求难题,该行认真落实“现金兜底”要求,积极在全省推广“零钱包”业务,在全省所有网点均配足100元、200元和300元等多种规格的“零钱包”,方便老年客户“即兑即走”。

另一方面,该行还主动走出网点,组成“张富清服务队”上门为老人兑换零钱,以零距离贴心服务换老人支付便利。

在菜市场、连锁药店、便利店等重点场所,服务员顶着烈日,一边结合“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主题活动向群众普及反诈骗、反假币等金融知识,一边为商家和老年人兑换零钱,以真心换得群众交口称赞。

在此之外,该行关切并围绕“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产品流程优化、场景生态建设、渠道服务体验等方面苦练“内功”,有效提升老年人支付便利性,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普惠亲老、阵地颐老。

拿营业网点来说,该行将涉老业务高效性与舒适性并重,并处处用心。

一方面,以设置无障碍通道保障通行无忧,同时100%开设老年人优先的“爱心窗口”、长者临柜专属陪同办理,引导老年客户使用自助设备机、下载操作手机银行APP、学习“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等,保障业务办理无忧;

另一方面,在当前加速推进打造2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同时,在所有营业网点完成对爱心座椅、老花镜、放大镜等适老设施的配置,在“劳动者港湾”专区布设饮水机、血压仪、血糖仪、轮椅等服务设施,为老年客群提供了便利。

对于出行不便的老年客群,该行坚持落实特殊情况老年客户金融服务保障,由专人携移动展业设备开展上门服务,将“移动柜台”搬到客户家中、医院等场景,满足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对于办理取款、激活社保卡、激活退役军人优待证等金融业务需求。

线上,该行还进一步优化建设银行APP关怀版和“建行生活”APP,通过极简的页面、超大的字体、简易的操作系统,力争让老年客户轻松掌握、上手即会,实实在在地提升老年客户线上金融服务使用体验。

该行95533电话远程服务,特别为老年客户提供转人工绿色通道,并设计专属自助语音按键菜单,优先展示人工服务入口,降低老年客户使用智能服务难度,进一步缩小老年客群金融需求“数字鸿沟”。

积极宣传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随着线下铺实硬基础,线上锻造软实力,建行贵州省分行逐步打牢了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基础桩”。

然而,在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之间,支付业务“能不能办、怎么办、去哪办”问题始终存在,当如何破?

为打通这“最后一公里”,该行立足全省范围开启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宣传推广,加快延伸拓展“支付为民”广度与深度,为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积极推广“零钱包”、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尊重公众支付选择权,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效益双提升,营造了和谐畅通的金融环境。

“原来在‘建行生活’APP上可以便宜买到优惠餐饮代金券,以后周末带孙孙出去吃饭能省下不少钱”“我眼睛不好,用建行手机银行大字版了解理财产品,看得很清楚”……

依托各营业网点“微沙龙”“微课堂”、敬老主题公益活动,该行通过面对面的生动宣讲、手把手的实机演示,令银发客群实现对线上移动支付的“能用、会用、敢用”。

“您请看,只需在这台POS机上输入消费金额,挥卡交易,外卡消费者在小票上签字确认,即可完成外卡受理。”依托商户拓展、巡检、运维等日常,建行工作人员常态化网格化地深入口岸、商圈,现场指导各商户收银员学习操作外卡受理、移动支付受理等技能,并宣导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工作相关知识,携手商家共建方便、安全、通畅的现金流通环境。

在日以继夜的靠前行动中,该行将优化支付服务不断糅合进金融知识“五进入”活动,宣传触角向社区广场、百货商超、公园角落、居民小区、高等院校、乡村集市、菜市场等更多场景深入。

工作人员结合悬挂标语、发放折页、手语交流、外语沟通等方式,为广大群众“进补”相关知识,让老年人、服务行业人士、留学生等群体对自己的支付选择权、多元化支付手段、守好“钱袋子”等方面,都有了更多意识与更深认识。

与此同时,该行将数字技术对宣传的放大、叠加、倍增功能,运用到建设银行手机银行APP、弹屏、微信公众号等信息路径,从线上“多线”将该行手机银行大字版、英文版、“智能班克”智能化金融服务和一键绑卡等便捷功能的讯息,快速传导至普罗大众,推动我省支付服务适老化、国际化功能向着“最后一公里”加“数”普及。

宣传推广多管齐下,该行围绕优化支付服务的宣传推广走深走实,成效显现:仅今年已在全辖开展相关宣传百余次,惠及十余万人次,潜移默化地促进更多老年、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实现便利化支付,提升着获得感与幸福感,满足着美好生活需要。

这是建行贵州省分行持续为之奋斗的一股力量。

未来,该行亦将聚力于此、不竭创新,用更完善的综合化、专业化、国际化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一老、一外”支付服务水平,为服务社会民生、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贵州高水平对外开放,再续“建行动力”。

(本版图片由建行贵州省分行提供)

--> 2024-09-10 建行贵州省分行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4328.html 1 优化支付服务 “老”“外”消费无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