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星星
一年来,在重才、爱才、育才的浓郁氛围中,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喜讯连连:在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在“多彩贵州”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获优秀实践成果奖;“虹文艺术工坊团队”在第18届国际儿童“和谐”斯拉夫音乐节大型交响乐团高职组荣获提名奖;旅游管理专业群入列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思政教师吴丹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师生获国家级奖项32项,省级二等奖以上81项。
自2023年启动“双高”校建设以来,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专业群为龙头、“双师”队伍建设为支撑,持续推进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在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思政教育、深化校政企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地方等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这既是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凝心聚力创建“双高”校释放办学活力的最好注脚,也是强师兴校促发展的充分彰显。
引育并举 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优化教师发展环境,为教师成长铺就“高速路”,教师思政建设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向上向好,规模素质整体提升,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一融双高”、刷亮“四张名片”,打造学院特色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制定《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参会管理办法(试行)》《外聘教师管理办法(试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关于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进修的暂行规定(试行)》《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育创建标杆党总支3个、样板党支部6个、“双带头人”教师工作室3个,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院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批批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不断涌现。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重点学科引育并举,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施“1+5+N”“双师型”教师培养、名师大师培育计划、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校外教师特聘计划,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引进专家学者、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将先进技术和经验带入教育教学;优化科研工作管理制度机制,建立校级科研经费制度,设立50万元校级科研经费,大力支持教师开展科研工作。
2023年,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万峰林论坛,吸引省内外22所职业院校参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探寻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2024年引进19名硕士研究生,鼓励3人攻读硕士、2人攻读博士;充分利用暑假,采取集中培训和“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强化对教师业务技能培训,2024年8月,先后组织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专职教师开展专业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前往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开展培训,累计培训500余人次。
内培、外引共同发力,着力培养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
如今,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有教职工563人,其中,教授14人(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106人、硕士及博士(含在读)169人、省级职教名师3人、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4人,“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2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人、“甲秀之光”访问学者4人,州管专家3人,州科技人才5人、州级农业专家11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比75.97%;获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立项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1项;教职工发表学术论文1179篇,其中核心期刊87篇。
产教融合 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一年来,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峰林布依景区、黔西南州中医医院、贵州天恩、沈阳中德汇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南网储能西部检修试验分公司、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牵手”合作。
与黔西南州科技局、知识产权局三方洽谈技术转移线上服务平台的搭建,为推动黔西南州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智库支持。对2020年至2021年黔西南州重点科技项目第一批20个项目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验收,对黔西南州内8家2022年贵州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后补助项目进行验收评估。
同时,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领导带头、各院系负责人带领团队深入企业、行业,共商共建教师企业工作站、产业学院,进一步深化校企(行)合作,实践探索专业、产业、行业、企业、就业结合的职教发展路径,进一步提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水平。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将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进行专业实践作为中、高级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不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推动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
目前,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高职专业25个、中职专业4个,其中省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群1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0门、课程思政项目15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实践课程15门以上;建设有114个校内实训实验室(基地),工位7000余个,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1个。
越来越多来自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教学经验、人才队伍走出校园惠及当地。
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州级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开展技能指导;教学系教师到包保村开展种植、养殖等培训和帮助解决产业发展困难、解决病虫害问题等;依托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部、黔西南农村产业能人培训学院等机构,扎实开展就业培训,为地方培训人才6万余人次;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0%,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院及学生获用人单位高度好评。
育德育心 培塑新时代“大先生”
教书育人,先重德育。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把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建章立制,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师德养成,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多部门履职尽责、齐抓共管,二级党组织协同配合、具体落实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格局,激励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书记、校长坚持讲授“入职第一课”,组织教师赴企业、行业、院所实践交流,从“专业育人、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榜样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六个维度着手,扎实推进“三全育人”,构建“课程——内容——方法”三位一体的思政质量强校体系,探索出“同题共研、汇聚合力”“同课异构、贡献智力”“同心‘职’语、彰显活力”“同声传递、增添动力”“同果共享、成就张力”的“五同五力”思政育人新范式,在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联动发展,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的结合日益紧密、相得益彰。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全覆盖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教育培训,将师德教育嵌入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新教职工岗前培训等各类专项培训中;坚持做好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荣退仪式、优秀老师评选活动、特色师德建设活动等,激发教师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畅通师德监督渠道。
全体教职工的师德规则意识和底线意识不断加强,人人讲师德、重师德蔚然成风。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职教名师、贵州省“思政年度人物提名”、黔西南州第四届优秀科技人才、黔西南州“最美军嫂”等先进典型。一大批青年专任教师担任班导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他们在一堂堂“大思政”课,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让青年学子在耳濡目染中实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思想养成。
建校至今,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累计为地方培养优秀人才5万余名,大部分都在黔西南落地生根。今年,恰逢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建校20周年,无数优秀校友返校重温在校时光,漫步在绿树林立,芳草萋萋的校园中,他们谢师恩、话期待,展现了一幅“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生动场景,也折射着学校的精神和品位。
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教师节庆祝大会,表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爱岗敬业的教师个人和优秀集体,又一次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参与者、奉献者点赞。
新起点,新征程。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守正创新,精准融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奋力谱写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新篇章,为黔西南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图片由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