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州师范大学

“主业+特色” 争创“双一流”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东校区的师表亭。

贵州师范大学坚持“主业+特色”办学思路,当好贵州教师教育排头兵,在不懈奋斗中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创“双一流”师范大学。聚焦教师教育主业,培养卓越教师,助力贵州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围绕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特色学科优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教育智慧。

■ 强队伍 培育教坛“大先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涵育人才、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坚实土壤。近年来,贵州师范大学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来抓,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让越来越多的学子享受越来越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贵州师范大学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学校主要领导挂帅,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单位具体落实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

学高为师,师德为范。贵州师范大学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坚持“三个第一”,即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任务、坚持把锻造良好师德师风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第一责任、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构建“教育引领,日常监管”工作体系,全力引导学校教职工自尊自律自强,心有所畏、言有所止、行有所规,做学生敬仰爱戴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贵州师范大学抓住“放权、松绑”“精准、分类”这个关键,切实创新体制机制,根除教师后顾之忧,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扩展教师发展空间。

为破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瓶颈问题,2020年6月,贵州师范大学启动进一步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分层分类设置评审条件,实施多元化、复合型评价方式,建立符合教师成长规律和专业特点的人才综合评价机制,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人才评价的核心内容,调动了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内生动力,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同时开展特岗教授、副教授聘用工作,让人才各尽其能、各建其功,实施效果明显。

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扩展教师发展空间,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以教学名师孵化器、青蓝教师成长室等为载体,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教学专题研讨、示范教学课堂等形式,分类分层对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进行专项培训和提升,力争深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育一批由名师引领的优秀教学团队。截至目前,教师发展中心围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开展线下教学研究活动50余次,参与活动人次累计达1.2万余次。

2019年,贵州师范大学实施“思贤名师”培育项目,力争打造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品牌项目。项目遴选“教学精英”“教学骨干”“教学新锐”三类培育对象,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学。截至目前,“思贤名师”项目共遴选3批培育对象177人,首届培育对象培育期已经结束,目前在培97人。

经过多年努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及“思贤名师”培育项目实施初见成效。培育对象中,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21人获省级“金师”、2人获省级教学名师;1人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1人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级及以下组一等奖、1人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三等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表彰。

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专业、学科建设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贵州师范大学现有22个师范类本科专业中,共有1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专业通过国家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 谋创新 涵养教育家“摇篮”

人才的高度决定了大学的高度,一流的师资是保证持续培养一流人才、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如何让拔尖人才引得进、育得强,留得住、用得好?贵州师范大学将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动摇,引育并举,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引进高端人才、注入“新鲜血液”,是提升教师队伍的重要手段。贵州师范大学始终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最优先位置,多措并举打造人才“强磁场”,用心用情打造育才“蓄水池”。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教育部111引智基地等9个国家级平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优势,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拓展聚才广度;按照“一人一议一策”原则,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近五年,学校柔性引进院士、“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33人,全职引进博士245人;培育省核心专家7人、省管专家15人、“优才卡”专家13人。学校共获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90余人次;获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等省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240余人次。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在考核体系上,近年来,贵州师范大学不断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推行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分类评价方式,根据职责对不同系列采用不同评价标准、匹配不同发展支持资源,促进人才各按步伐、共同前进;在薪酬体系上,2021年起,贵州师范大学实施年薪制,目前共有136名教师被聘为年薪制专家,六个不同层次的年薪在40万元至130万元之间,让一流人才获得一流待遇;在服务措施上,贵州师范大学出台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十六项措施,建立人才服务专员等制度,优化人才服务流程,在科研场所、课题申报、访学研修、子女入园入学等方面做好保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每一位高层次人才都能够潜心学术、全心育人。

同时,贵州师范大学多措并举,让优秀人才当主角、挑大梁。一方面引导优秀人才始终站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努力成为“大先生”;另一方面,引导广大人才把服务国家和地方区域发展作为最高追求,研究真问题。学校围绕贵州“三大战略”,推动学科“大交叉”,在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中国天眼”数据处理、水资源与水环境等方面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承担国家“大项目”、打造攻坚“大团队”,充分发挥人才协同效应。

■ 守底色 代代名师传薪火

厚壤凝千秋,沃土绽芳华。

自1941年办学伊始,一代代贵州师范大学人,潜心育人传薪火,担当起立德树人使命,涌现出一批批潜心耕耘,专心教学与科研的教学名师。

贵州省首位国家级教学名师项昭教授,从1963年开始,像一颗“螺丝钉”奉献教育事业。其教学科研成果曾获全国教育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贵州省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乡村教育发展现状调研、特岗教师培训、贵州基础教育质量检测……2008年退休后,项昭的脚步仍未停歇。2010年 “国培计划”项昭智库专家工作坊成立至今,她仍然奋斗在数学教育一线。

年逾八旬的吕传汉教授至今仍奋战在教育研究第一线,他领衔的教学科研团队通过四十年如一日的探索实践,深耕数学课堂教学,开展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形成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提出“三教”(即“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教学理念,在全国20余个省市推广。其研究成果“中小学数学情景—问题教学三十年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获2018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蓝琪教授是国内知名的中亚史、突厥史等方面的学者。1983年,她师从项英杰教授开始研究中亚史。2003年,临近退休的她开始撰写《中亚史》,十几年潜心耕耘出版《中亚史》(共6卷),完成了项英杰先生未了的遗愿,凝聚了贵州师范大学三代学人的心血,论述内容起于中亚旧石器时代,讫于20世纪90年代,涵盖数千年间中亚存在过的所有王朝,重建了汉唐以来中国中亚知识的高地。

贵州师范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的高端人才在教育科研上大放异彩。

2005年,易闻晓教授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贵州师范大学工作至今,深耕诗赋研究,为贵州教育文化和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易闻晓教授入职第一年就领衔建立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主持的“历代赋论整理研究”为我省迄今唯一以传统学术获批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同时,易闻晓教授应邀撰写的记、序、楹联,镌刻于大学校园、黔灵山公园等地,为贵州文化建设增添了光彩,给当代贵州烙下了文化的印迹;应邀创作的《孔学堂赋》成为贵州省的文化名片。在易闻晓团队的努力下,为贵州取得了首个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全国一流专业;实现了贵州省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零”的突破。

■ 淬特色 服务贵州大发展

贵州师范大学发挥“中国天眼”数据处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生态保护等特色学科优势,面向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中,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教育智慧。

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谢晓尧教授一直在科研战线上辛勤工作。依托国之重器FAST,谢晓尧领衔的团队先后参与两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为FAST海量数据管理、数据综合分析与应用提供重要保障,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脉冲星搜索计算软件系统、脉冲星候选体筛选软件系统,协助国家天文台发现130余颗脉冲星;参与建设“国家未来网络”工程贵州主节点,为实时从贵阳向北京传输FAST数据提供通信保障。谢晓尧团队还为全省高速公路676个收费站联网征收通行费提供收费标准,为23家联网高速公路运营单位拆分结算,提供基础拆分标准数据,保障了贵州省通车里程8784公里的联网收费费额计算工作。

熊康宁教授团队,通过连续20多年的科研攻关,探索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花江模式”“毕节模式”“清镇模式”“施秉模式”,构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9种模式与衍生产业技术体系,为贵州治理“石漠化”找到了方法。为全面开展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南方8个省(市、区)451个县(市、区),尤其是贵州省78个县(市、区)同类环境石漠化综合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治理模式和示范样板。历时12年的努力,熊康宁科研团队还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一期、二期)和“中国丹霞赤水”“中国贵州梵净山”申遗项目提供科技支撑,使贵州荔波、施秉、赤水、梵净山成功入列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也使贵州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最多的省份。

周忠发教授团队,在贵州省30余个县市和10余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应用推广县域/园区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信息集成技术,攻关的喀斯特高原山区雷达遥感农情监测与识别关键技术填补了喀斯特山区的应用空白;开展的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易地扶贫搬迁评估等,为贵州省国土空间利用和保护、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与科技支撑。2018年,该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同时,周忠发教授领衔的《赓续黄大年精神,立足为学为事为人,创新地理学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刚闭幕的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中,周忠发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为贵州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发急需农机,助力产业发展,是近年来伍权博士领衔的山地农机研发团队的主攻方向之一。

刺梨采收成本高,严重制约刺梨产业发展。围绕刺梨产业机械化采收关键问题,山地农机研发团队与省山地农机研究所联合研制山地刺梨采收机,实现刺梨一次性采摘和收集。该机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效率的十几倍,机械采收比人工采收节约50%。针对坡度大,山地刺梨采收机无法作业的基地,该团队还研发了一系列手持式刺梨采摘工具,“刺梨采摘不再扎手”。

贵州辣椒产业的产销规模位列全国首位。历时数年研发,山地农机研发团队与省山地农机研究所经过不断改进,辣椒收获机从最初的产品引进、合作研发,再到自主设计生产,终于成功制造出适应贵州山地的第四代履带式辣椒收获机,填补了山地辣椒采摘机械的空白,对贵州山地地形和辣椒品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辣椒采净率、含杂率以及生产率等技术指标都优于同类产品。

同时,山地农机研发团队还开发一款能够实现高效破壳与油茶籽分拣的设备,解决油茶果规模化破碎与分拣难题,破碎率高达90%以上,油茶果洁净率可达85%以上;研制自动钩藤剪切机,解决钩藤生产过程中剪切环节人工作业耗时耗力问题,作业效率为人工作业的3倍;成功研发猕猴桃采摘机器人,可实现固定路径的无人驾驶,成熟猕猴桃果实采摘准确度达95%以上;开展饲草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攻关,研制体型小巧、操作便捷、可斜坡作业的山地饲草收获机,填补省内山地丘陵饲草收割设备空白。山地农机研发团队还针对贵州山桐子机械化采收关键技术开展攻关,目前设备已完成中试阶段,可一次性完成采摘、脱果和收集,采摘效率是人工采摘5倍。

■ 耕教坛 桃李芬芳续华章

贵州师范大学的育才沃土,也培养出一批批教育名师。

许亮教授从贵州师范大学毕业留校后,长期扎根教育教学基层一线。教学科研之余,他还主动兼任辅导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许亮以“教学学术”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学技能三个方面不断提升,为教育教学奠定坚实基础。在长期教学生涯中,许亮专注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夺得两项国家级最高水平教学赛事桂冠,分别是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第一名和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长期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教学研究,承担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2018年、2022年连续两届以第一完成人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为目前贵州该研究领域成果获奖次数最多的高校教师。

李红军教授1992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毕业后,她回到母校任教。她认为,科研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正是基于这种教学理念,她一直秉承学习科研一体化的思路来指导学生,将科研工作中的收获“搬运”到教学课堂中。她讲授的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温度和亲和力的思政课,一直备受广大学生的追捧。在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她以科研促教学,成为贵州省高校思政课领域的名师;先后获得教育部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贵州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教学名师)、贵州省“思政课教学名师”、贵州省高校第三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全国第六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

经过83年的潜心积淀,贵州师范大学为贵州培养了20多万名教师,全省75%以上的省级名师、名校长都是贵州师范大学毕业生,在不懈奋斗中展现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老师做的是良心活,面对一个个懵懂不知的孩子,面对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老师要做的不只是注重眼前学生考多少分,不能只把目光投向那几个成绩好的佼佼者,而是要让每个孩子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学得更好。”这是贵州师范大学2009届毕业生、全国师德楷模、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优秀教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美荣回母校时对学弟学妹说的话。2009年7月,陈美荣通过全省“特岗教师计划”招聘,到普安县罐子窑镇红卫小学任教。15年来,她在黔西南的大山里,用爱呵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他们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走出大山的曙光,看到改变命运的希望!“作为一名乡村老师,能被山里的孩子们需要,能为乡村教育尽一份力,就是我的人生价值。”陈美荣说。

“我是1989年中师毕业后走上教师岗位的。2002年通过成人高考成为贵州师范大学的在职学生。2012年,我再次走进贵州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管理硕士并顺利毕业。贵州师范大学培养的很多学生也成了我的同事,和我一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这么多年我一直以贵州师范大学为荣,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传承和发扬‘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大学精神。”贵阳市南明小学党总支书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贵州省特级教师、贵州省小学名校长曹凤英说。曹凤英老师还有一个身份——黔东南州从江县大歹小学的帮扶教师。2019年11月,她与南明小学的4名老师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大歹小学,开展为期3年的帮扶。2020年8月,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4名成员追随学姐的脚步,来到大歹小学,开启支教教学和扶贫志愿服务工作。4年来,研支团共派出16名优秀志愿者,坚守在大歹小学教学第一线,助力山区孩子筑梦远方、逐梦前行。

“每一个‘鸿鹄之志’都需要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坚守。我们也许不能像太阳照耀古今,也许不能像月亮遍洒清辉,但我们要有自信成为一颗闪烁的星星,为孩子们点盏希望的灯火,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在2022年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典礼上,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名校长培养对象、省级骨干教师、贵阳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陈章义寄语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学弟学妹。陈章义深情地回顾在贵州师范大学校园美好的四年时光。他讲到了自己在工作中获得的认可和取得的成绩,与大学时代幸运地遇见一群好老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路走来,‘慎思笃行,博学致新’的校训一直沁润着我。感恩母校厚重文化的熏陶,感谢师长的谆谆教诲,让我有在教育浪潮中搏击的无穷力量。”陈章义说。

面向未来,贵州师范大学将始终坚持以教育家精神熔铸师范教育底色,以教育家精神涵育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争做教育家精神的研究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加快培养能推动教育强国和教育强省建设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的新时代“大先生”,争创“双一流”师范大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努力工作。

(本版图文由贵州师范大学宣传部提供)

--> 2024-09-10 贵州师范大学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4320.html 1 “主业+特色” 争创“双一流”师范大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