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地戏博览馆“圈粉”年轻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媛媛

刚刚过去的暑假,普定县金马新村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大学生光临。“地戏非常吸引人,我们在网上看到这里有个地戏博览馆,专门慕名而来。”贵州民族大学一名学生说。

金马新村位于安顺市普定县定南街道,安普大道一侧,交通颇为便利。村内的老马台地戏博览馆位于村委会办公室内。之所以称为老马台地戏博览馆,是因为此前普定有一个老马台村,后并入金马新村。

其实,这个地戏博览馆背后,还有着一名八旬老人的坚守。

9月4日上午,记者走进博览馆内发现,神态各异的脸谱陈列在墙上,或威严庄重,或勇猛刚毅,或诙谐幽默。博览馆面积有180平方米,共分四个展馆。展馆内,面具脸谱共110个、收藏的地戏唱本共23册,馆内还有多个朝代的帅旗、战旗、兵器等。

很难想象,这个展馆是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戏传承人、81岁的王明元自掏腰包20万元建设。

王明元与地戏的渊源可追溯至童年。在长辈熏陶下,他自幼对地戏产生浓厚兴趣。从最初的观众到后来的表演者,再到如今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一生都与地戏紧密相连。

“随着年龄增大,体力消耗很大,但依旧一边跳地戏,一边传承。”王明元说,“地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

在王明元的感染下,他的子女、孙子乃至重孙,都已成为地戏文化传承者。“我希望地戏能在家族中代代相传,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门古老的艺术。”王明元的儿子王尚品说。

2016年,王明元开始筹建博览馆。在当地村委会支持下,2017年博览馆顺利建成。走过了7年岁月,博览馆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客人。王明元欣喜地告诉记者,这个暑假有来自广西、贵州等多地大学生前来了解地戏,这令他十分开心。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地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王明元相信,地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一定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了解到王馆长一生致力于地戏传承,让我十分触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共同守护好文化基因。”贵州民族大学学生杨珊说。

--> 2024-09-1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4289.html 1 地戏博览馆“圈粉”年轻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