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融媒体中心 肖尧 摄影报道
这几天,遵义市赤水市两河口镇大荣村党支部书记唐永富只要一有时间,就扎到村里各处鱼塘,查看鱼儿的长势。
“大家要特别关注水质变化,控制好投料量。”唐永富时不时蹲下来仔细察看鱼儿的状态,还不忘嘱咐照顾鱼塘的村民们:“这段时间一定要保障鱼儿的健康状况。”
近年来,赤水市持续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大力实施美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促进了农村公路与产业、旅游等融合发展,让农村公路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路、振兴路。
有了路的带动,大荣村依托水资源、生态资源禀赋发展的高山冷水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即将迎来今年的上市季。
“大荣村现养殖了408亩的高山生态鱼,预计今年产量可达到14万公斤,销售额达700万元。”唐永富说。
地处半高山地区,地势偏僻,交通闭塞,发展无门……这曾是过去大荣村的真实写照。
要想富,先修路。2014年,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大荣村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132公里,公路通到了全村99%的村民家门口。
路通了,大家发展产业的信心也更足了。正跟随唐永富一道巡视鱼塘的村民吴天国就是其中一位。
“通过村里组织的培训,我学会了冷水鱼养殖技术,自己做了5亩鱼塘,去年收入约3万元。”吴天贵说,这些都是通路带来的红利。
如今,大荣村通过组建两河口镇兴发冷水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资源发展生态鱼养殖,还建成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竹叶鱼庄,一系列举措带动当地300多户1000余人持续增收,极大改善了村民们的收入状况。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真正成为村民的致富路,大荣村把山上的资源优势转换成了经济优势,村民腰包逐渐鼓起来,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唐永富说。
建好路后,管护成了关键。
赤水市在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推进农村公路数字化建设、持续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效能和治理水平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宝源乡联华村村级路长陈子明每天都要进行公路巡护,并将过程中发现的如滑坡等路况拍摄上传到路长管理app,系统会第一时间将数据传输到养护部门,提醒及时维护。
“现在公路巡护工作轻松很多,能通过数字平台让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处置,工作效率提高不少。”陈子明说。
据了解,在赤水市“四好农村路”建设中,市交通建设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等科技创新成果,助力农村公路的养护和运营。
“通过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库建设,强化农村公路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我们进一步提升了公路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数字化、网格化、精细化,实现‘指尖养护’。”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晓龙说。
截至2023年底,赤水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5426公里,全市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客车和邮政快递,农村“出行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抓住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的机遇,深化‘修通一条公路、发展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理念,积极探索‘公路+产业’‘公路+旅游’等模式,激发乡村文旅新活力,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刘晓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