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黔中有座石头城

地戏表演。 (安顺市委宣传部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孙雁鹰 聂娜 沈长志 姚梅

石头城里屯堡人

“黔中有座石头城,其中住着屯堡人”。公元十四世纪中叶,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钦令颍川侯傅友德将军率30万大军征南,一举剿灭梁王,平定西南边陲。战事平息后,为“永固江山”,朱元璋采取“屯田戍边”政策,建立“卫所制度”,并将这些军士及其眷属留驻贵州,屯戍于此,至今已600余年。他们在黔中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息繁衍,传承着明朝时期江淮一带的汉族文明,延续着明朝的军旅屯戍习俗,形成了今天的屯堡文化。顺则宁,和为贵。坚韧顽强又随缘自足,才会在颠沛流离中绵延恒长吧?

“源出江淮六百年耕戍田陇,枝发云贵三千里守望家山。”屯堡作为旅游景点,也就在二十年间。门头一变再变,不变的是这副对联。屯堡人不会忘记,“我从哪里来”,正是道出了天龙屯堡人对江淮母源地的眷念。金牌导游小柳是个“90后”,祖籍江苏。“这两天接待了很多从江苏来的客人,都对这里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走进屯堡镇,随处可见用石头垒成的石墙石屋。石墙高大、厚实牢固,仔细察看,石墙带有可以瞭望四周的碉楼,碉楼当街一方设石窗,主要用于战时的观察和信息传递。石门构造都比较矮小,必须弯下腰来才能进去。遇有战事,敌人便难以攻进院内,石屋的人就易于防守。小柳说道:“就地取材,石片当作瓦来盖,冬暖夏凉还不漏雨。”

屯堡镇里有“风景”

“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一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凤阳汉装像是屯堡商标,更是流动的风景。天龙屯堡古镇现居6000人、1400户人家,明艳的屯堡妇女,身着600年前服饰,头挽可标识身份发髻(已婚者长发挽成圆髻网罩挽于脑后,未婚女孩不挽圆髻,年轻的已婚妇女包白帕,老年妇女包青帕),有的在镇上摆摊卖手工,有的设点开茶铺,或惬意谈笑风生,或大声吆喝热情待客。不是做戏,就是生活。看似随意,实则精明。“高原上的犹太人”,不浪得虚名。落地生根,“我就在这里”。

遥想600年前,男性经常出去打仗,妇女们都会为自己的丈夫包上白帕,寓意两层:如若平安回来便代表着白头偕老,回不来便是终身为丈夫守孝。耳朵上戴上银饰耳环,是为试验各种吃食,防止中毒。腰间用888根丝线打成平安结环绕四圈,象征着一年四季平安顺意,一般在十八岁成人礼时戴上。脚上的尖头鞋在古代可在鞋底前端藏入刀片防身,久而久之演变成现在的“翘翘鞋”。凶险世道,不安境遇,生离死别,千回百转,竟然都在如此含蓄写意的服饰里。“我不再到哪里去”。

长流水里人情味

屯堡干净又灵动,可能与充足的水源有关,更可能与丰沛的人情味有关。

屯堡有四季丰盈的环镇长流水,烹饪洗衣日常,中元中秋遥想,干净溪流都是最好慰藉。屯堡还有口清亮无比的深井,就立在旧学堂门口。饮水思源,就算是背井离乡,故土就在眼前,永远不会忘怀。

炎热的三伏天,走到清茶铺,热情的3位老嬢嬢招呼你坐下歇息。牛饮大碗茶,立刻抗酷暑。十分幸运能品尝嬢嬢们现蒸的松糕粑,松软香甜。600年前的美食,现在“仪式”寓意更浓:有人乔迁,老人们都会在松糕粑上撒上引子,有“引子进家”的意思。导游小柳很有人缘,在她引见下,得听了孃孃们即兴创作的山歌。两位孃孃歌声清脆亮丽,面带羞涩红晕,这份独特的屯堡热情,人人都会被吸引。

镇子里有学堂。学堂地面呈弓箭形状,寓意着希望孩子们能飞出大山;镇上立着四杆灯,有孩子考上好大学,家中长辈便会爬上梯子,为其点灯,希望年轻人能够步步高升;镇子里还成立了敬业乐勤助学会,为考上一本、二本的孩子们提供资金资助,其中还有来自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包括已功成名就的屯堡人。回馈社会,永不忘根。

去屯堡,看地戏

走进演武堂,馆长陈春伍热情欢迎了我们。看一场地戏,是到屯堡的必选项目。武戏文演,方寸之间千军万马走过,浓缩时空,正史演义道尽悲欢离合。演员们身着青、蓝、白、褐土布斜襟长衫,长裤,束青布腰带,穿布鞋,布扎靠旗,用两块绣有多种花边的布片将腰身围裹,象征战袍。手持木制刀、枪、剑、斧等十八般兵器,额戴面具,面蒙青纱,伴着铜锣、皮鼓等打击乐器,唱着“弋阳高腔”,为观众再现古代战争场面。地戏源于明代军傩,600年前,屯堡人从江南一带把军傩带到黔中,后经发展演变,吸收了本地少数民族民间戏剧的一些形式和内容。

《三英战吕布》,算是平时热度最高的戏之一。

陈馆长说,在天龙,地戏又叫跳神,是天龙人自行组织表演的一种民间戏剧,所演剧目均为《说岳》《三国》《杨家将》等古代英雄报国杀敌故事,体现忠义报国精神。陈馆长从12岁开始学地戏,今年已经53岁。40年的时光中,对地戏的热情历久弥坚。日复一日地为到来的游客表演地戏,“不想去求证什么非遗不非遗,因为喜欢,从来不烦”。淡定又肯定。

屯堡有“大姓”,陈、郑、张、沈。来自河北、河南、江苏,算得上五湖四海。虽无祠堂,立碑为证。遇敌冲锋在前,遇利退避三舍,大姓只有大责,陈春伍老师,传戏也传责任。

徜徉于天龙屯堡,古镇江南风韵犹存。沈万三故居引导人们心存善念;天龙学堂完好如初,“风声雨声读书声”犹在耳畔;“演武堂”屯堡地戏激昂回荡,传承演绎金戈铁马……古老的屯堡值得一去再去,屯堡味道,值得慢慢品尝。

--> 2024-09-0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3973.html 1 黔中有座石头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