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家林 通讯员 任洪召)近日,记者从贵州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截至2023年底,全省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5.54万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不断提升。广大医务工作者弘扬崇高职业精神,赓续优良传统,敬业奉献,救死扶伤,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近年来,贵州坚持把医疗卫生人才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大力推进,不断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在引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不断壮大卫生健康人才队伍。
坚持抓好人才引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输出医院,累计派驻常驻专家191人到贵州,短期赴黔专家747人次。持续实施“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响亮品牌,2016年以来,1664名院士专家加入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银龄计划”累计引才3223人。推进粤黔东西部协作和“组团式”帮扶等,343家省外医疗机构与我省376家医疗机构开展帮扶,省外医疗机构帮扶人员740人。充分用好“贵州人才博览会”等引才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利用国家政策支持推进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支持和鼓励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县聘乡用”、村医“乡聘村用”,深入推进“大学生免试村医”工作。
坚持抓好人才培育。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9名长期派驻专家,获聘研究生导师资格。创新实施黔医人才计划培养项目,项目从最初的北京延伸到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累计为我省培养各类医学人才和管理骨干1115人。深化医教协同,推动院校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巩固完善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临床住院医师累计培训2.3万余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累计培养5674名,招录“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400余人。一批高素质、应用型、留得住的医生扎根乡村,做基层健康守门人。
坚持抓好人才使用。2023年,会同省人社厅修订贵州省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建立完善分级评审、分级使用机制;对县级以下人员实施倾斜政策,将高级职称评审权限稳慎下放。完善绿色通道,为“优才卡”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提供专门就医便利服务。
2024年,贵州在全系统启动实施院长骨干能力培训、基层技术人员提升、高端人才引进培育、人才激励服务保障“四大工程”,加快补齐卫生健康人才基层服务能力和优质品牌资源不足的短板。同时,制定出台中医药人才发展政策措施,推进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抓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传承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等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