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
入秋以来,铜仁市梵净山旅游依旧热度不减。山下的江口县云舍村,古寨酒家老板杨兴春每天都要张罗10多桌客人的饭菜。他说:“平均每天有200多名游客,日营收额超过5000元。”
曾经的云舍村,被大山围困,过河需涉水,出村要越岭。村里山美水美,却留不住村里人。尤其是年轻人,几乎倾巢而出,纷纷外出务工。
山水虽美,人却不富,这曾是铜仁最大的困扰。
铜仁有“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之称,还被誉为“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境内的梵净山,更是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被称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
春风拂过黔东,山美人穷开始向景美民富转变。铜仁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抓好生态文明组织保障、规划引领和法律法规等一系列体系建设,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强化制度供给,强化立法保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首先要呵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铜仁实施了“碧水保卫战、蓝天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固废治理战、乡村整治战”五大攻坚战和“绿道、绿城、绿水、绿村、绿园、绿景”“六绿”攻坚行动,全力保护环境,厚植生态。
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2018年以来,铜仁市新增建设城市(县城)污水收集管网400.6公里,建成建制镇污水处理厂66座;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97.58%,县城以上污水处理率85%。印发《铜仁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打响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出台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管控工作方案,系统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中心城区及10个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同时,抓好固体废物治理,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县城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2%以上;抓好农村环境整治,2017年以来共完成234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
不仅如此,该市还全力抓好遏制“两高”项目发展,全面摸底排查煤电、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等行业(含焦化)已建成、在建、拟建项目,建立“两高”项目台账,实行台账化、清单化管理。
在防污治污的同时,铜仁坚持保护与修复同步思路,全力以赴提升生态环境质量。2017年以来,累计治理石漠化1520.1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1640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从59%提升至66.2%。
护好青山,也换来金山。铜仁紧扣“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建设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定位,充分利用好山好水好生态,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方位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立足传统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建成茶叶、生猪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生猪规模养殖率、特色冷水鱼产量及黄精、百合、玉竹种植面积全省第一,抹茶产量占全国25%,打响了“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山净水·泡茶好水”“梵净抹茶·香溢天下”等品牌。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绿色工业。抓好新型功能材料、大数据、现代能源、生态食品饮品药品、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六大生态产业”发展,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做好山水文章,发展生态旅游。5年来,该市共建成国家湿地公园8个、4A级以上景区13个,梵净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国家5A级景区。
与此同时,铜仁市通过强化制度创新,畅通“两山”转化通道,推动“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让一方百姓真正共享绿色发展红利。
2022年9月初,在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省农信联社等单位和部门的指导与协作下,江口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率先创新推出“梵净生态账户”。该账户是针对个人和企业在日常生产、生活、经营过程中的生态行为与成果进行信息数据采集,通过指标评价赋予一定分值的虚拟账户。
“梵净生态账户”以生态资产、生态经营、生态生活、生态保护、生态金融5个一级指标推出个性化积分评价标准,涵盖147项指标。当“梵净生态积分”达到一定数值,根据群众或企业的需求,可兑换授信额度提升、贷款利率优惠、黔农云积分、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等金融优惠政策。
目前,江口农信联社已创建各类“梵净生态账户”客户9606户,利用账户积分评级授信49972.12万元,利用账户积分应用发放贷款1905户,贷款金额47455.4万元,通过生态积分应用,年累计减少利息371万元。
此外,铜仁市进一步深化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民心党建+河长制”,探索建立“垃圾兑换超市”等,其中铜仁市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机制、江口县农村生活垃圾积分兑换机制、万山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推广清单。
“梵天”逐绿行,桃源起欢歌。从山美人穷,到景美民富,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更宽更畅,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强,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美好蓝图,正在黔东大地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