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县域经济活力涌 新型工业化动能足

俯瞰贵州纳雍经济开发区。 (贵州纳雍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供图)

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人进行产品无损检测作业。(企业供图)

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 (企业供图)

贵州骅骏铝业科技有限公司铝板材生产车间。 (企业供图)

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厂区。 (企业供图)

张建

贵州发展壮大县域工业经济正当其时。

位于毕节市纳雍县的贵州森雍手袋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工人们各司其职。经裁剪、缝制、质检、挂吊牌等工序后,一个个款式精美的双肩背包完成下线作业;

在黔西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义龙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晖阳、鑫茂、振华等企业火力全开,奏响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运输车辆来回穿梭,装载机、塔吊等大型机械轰鸣声不断……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沙文园区内,黎阳国际航空发动机及飞机零部件产业化基地、贵阳高新沙文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东汇精密智能装备产业园等项目的建设满弓劲发,产业发展动能澎湃。

一个个主导产业串珠成线、连片成带、集群成链;一个个重大项目全速推进,项目施工图转变为产业发展实景图。蓬勃发展的县域经济,撑起了我省工业发展的“四梁八柱”,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了强劲动能。

■ 抓牢主导产业 县域工业提质增效

工业是立国之本,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等作出明确要求。全省工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工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第一动力”“第一牵引”作用,以全面深化工业领域改革为蓝本和方向,坚定不移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始终坚持“大抓工业、大兴工业、大干工业”不动摇,扛牢发展壮大县域工业的政治责任,着眼长远制定路线图、任务书,做大县域主导产业,做强一批工业强县,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强力支撑。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省域经济的坚实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摊开贵州省经济地理版图,约有89%的面积、70%的人口、63%的经济总量都在县域。

近年来,我省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高规格召开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加快县域经济,尤其是县域工业发展,提供了遵循。

2023年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各县因地制宜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和贵州省级重点支持的各市(州)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聚焦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潜力,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编制完善“一图三清单”即产业链图谱和在建项目、在谈项目、拟招企业清单,通过具体化、清单化、项目化的重点突破,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3月,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指出要坚持把产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用好矿产、能源、人力、龙头企业等资源和优势,加快发展壮大工业主导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县域工业已然成为推动我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工业强县,产业兴县。为推动全省县域工业提质增量,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今年6月,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推动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晰发展目标,聚焦重点任务,做好保障措施,围绕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壮大县域工业主导产业、推动县域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县域经营主体等方面,部署县域工业如何提质增效。

《方案》提出:全省除市辖区外的72个县(市、特区),到2027年,实现工业占比持续提升、产业集群效益凸显、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效升级四大目标。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0%左右;力争打造1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30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累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0户;工业带动一产、三产同步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升级。

■ 产业集聚集群 汇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在位于黔西南州兴仁市的巴铃重工业园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运载铝水的大货车经灌装、过磅、计量等程序后,每天都会不定时往铝厂附近的贵州骅骏、贵州龙凯等下游铝加工企业运送铝水。

与此同时,离此不远的贵州路兴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火力全开,确保生产的阳极碳素可以保障供应。

从过去“一煤独大”到以“煤换电”转型发展,兴仁市拓展“煤电网铝+”循环经济产业链,如今聚集了包括电解铝、阳极碳素、铝棒、铝板带材、铝杆线、汽车型材加工在内的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

据贵州兴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兴仁铝及铝加工产业产值预计将突破200亿元。

产业集聚提速,发展动能迸发。兴仁市铝及铝加工上下游企业相互配套、耦合发展,打造百亿产业集群,是我省县域经济聚链成群,汇聚工业高质量发展动能的缩影。

同样聚焦铝及铝加工产业的六盘水市水城区,以政策和配套为支撑,筑巢引凤,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项目、配套项目、衍生项目,从上游电解铝的生产,到中游铝材的加工,再到下游各行各业铝制品的应用,铝产业链条越延越长。

目前,水城区已聚集上下游企业55家,实施项目56个,成为全省当前就地转化率最高、下游产业链最长的铝产业集群。该区铝产业产值规模从2017年的19亿元,突破至2023年的120亿元大关,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开发区是打造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发展的主阵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强调要把开发区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加快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近年来,我省各开发区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工业发展主责主业,推动企业、要素、产业向开发区和园区聚集,进一步夯实县域工业发展的根基。

2021年7月5日,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贵州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航宇科技扎根航空零部件行业十余载,产值增长100倍,实现“一飞冲天”,是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注脚。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力打造的主导产业之一。该区用好用活航空航天制造产业发展优势,聚焦发动机、微特电机“两机”产业生态圈,以黎阳航空、林泉电机两大链主企业为引领带动,做好“强链”“补链”“延链”建圈强链文章,加速构建“黎阳发动机生态圈”和“林泉电机生态圈”,聚峦成峰,聚链成群,推动全区先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黎阳发动机生态圈”在中国航发黎阳动力的带动下,贵阳长之琳、航飞精密等链上企业快速发展,整个生态圈产值成功突破百亿元。

■ 做好“富矿精开”文章 助力产业转型蝶变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做好“富矿精开”文章,是我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最大优势和关键一招。

近年来,我省围绕加快推动“六大产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富矿精开”,各县域立足矿产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产业不断延伸拓展、转型蝶变,县域工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六盘水盘州市,煤炭产能占贵州省的三分之一。对煤炭储备丰富的盘州来说,如何将煤炭资源利用价值吃干榨尽,是做大做强煤化工主导产业的必答题。

围绕这一命题,盘州市政企齐心协力,用时间和行动,交出了亮眼答卷。

泥煤和煤矸石用来发电,精煤用来生产焦炭以及煤焦油、粗苯、焦炉煤气等化工产品,产业链精细化程度越走越宽广。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贵州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形成了煤炭洗选、焦化、化工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废水、废气、废渣、废热回收等9条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对煤炭精细解剖,着力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宽敞。

数据显示,近几年天能焦化年产值均在60亿元。在盘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天能焦化不仅支撑起了盘州煤及煤化工产业的半壁江山,还是盘州煤化工产业从无到有、从粗放生产走向精深加工的精彩印证,更是盘州加快推进“富矿精开”,把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现实写照。

贵阳市息烽县,结合30多年积累的产业基础,明确磷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在加快磷系肥料产业高端化的同时,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延展磷化工产业链条,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应运而生,“磷”文章越做越大。

截至目前,息烽县已建成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项目4个,产能完全释放后,预计实现产值23亿元;在建项目4个,总投资金额42亿元,建成后可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位于黔东南州凯里市的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经过自动化输送、检验、裁切等工序后,一块块透亮的玻璃完成下线作业。

凯里市玻璃产业发展的迅速崛起,是我省县域“富矿精开”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凯里市,尤其是辖区内的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石英砂、铝矾土、重晶石、玻璃用石灰石、白云石储量丰富,且质量好,玻璃生产制造条件得天独厚。为此,该市充分用好资源禀赋,以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为载体,明确玻璃产业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百亿级玻璃产业园(凯里玻璃产业园),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通过发展,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成功引进了黔玻永太、海生玻璃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20家,初步形成了集矿石采选—玻璃制造—玻璃深加工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条。

“我们抢抓政策机遇,树牢资源要精用,富矿要精开的意识,努力把凯里玻璃产业园打造成为西南地区硅基材料重要产业基地。”凯里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 兴业强县富民 打造县域经济新引擎

聚焦“一县一业”,遵义市道真自治县主动拥抱科技创新,倾力打造品牌,食用菌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凸显。2023年,该县食用菌产业实现产值5.5亿元,带动6000余户农户持续增收、带动1.2万人稳定就业;

“全世界每生产7把吉他,就有1把来自正安。”“吉他之都”遵义市正安县生产的吉他,拨动着世界的心弦。截至目前,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内的企业已研发并注册77个吉他自主品牌,拥有专利168项,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直接、间接带动就业1.5万余人次;

…………

产业兴,则县域兴。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关键在于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命脉和根基,聚焦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省各县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围绕兴业强县富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县域经济新引擎。

在毕节市晶煌制衣有限公司,缝制车间内的400多名工人坐成四排,身体向固定在桌上的电动缝纫机微微倾斜。随着工人们脚踩缝纫机踏板的声响此起彼伏,一件件白色的女士“毛坯款秋季卫衣”完成下线作业。

据悉,晶煌制衣隶属于香港晶苑国际集团,总部位于广东,是全球大型服装代工企业之一,2022年4月落户纳雍,目前项目两期全部建成,解决当地就业近3000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完成产值2.32亿元,全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

晶煌制衣用两年多的时间,实现产值达数亿元,成功带动就业数千人,是纳雍县乃至毕节市,用好政策、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富民产业的缩影。

目前,纳雍县共聚集了轻纺类企业43家,带动就业5000余人,其中,贵州纳雍经济开发区内汇聚了服饰、鞋类、手袋、箱包等13家企业,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效应逐渐凸显。黔西市依托东西部协作契机,以“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的合作方式,打造了多彩贵州苗绣产业园。该产业园自去年7月建成投运以来,已聚集了10家苗绣时尚服装企业。

贵州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上下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精准布局,承接产业转移,成功引进了包括研发设计、纱线纤维生产、印染整理、面料制造、成品制造、辅料配件制造、纺织服装机器制造、配套包装制造等纺织服装全产业链项目200余个。随着这批优质项目的建成投产,全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动能将持续增强,兴业强县富民的根基也将愈发稳固。

--> 2024-09-0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3737.html 1 县域经济活力涌 新型工业化动能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