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远柏 程佩佩)日前,由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贵州大学联合开展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茂兰动态监测样地(简称茂兰大样地)首期调查工作圆满完成。调查工作历时3年,共记录到木本植物400余种24万余株。
茂兰大样地位于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和试验区交界处,面积范围25公顷,是贵州第一个参考国际通用方法建设的森林生态系统大型监测样地。
茂兰大样地具有森林植被原生性强、生境异质性高、人为活动干扰少等特点,保存了地球上同纬度带典型、原真、顶级的非地带性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是研究中国南方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格局与动态过程及其维持机制的理想之地。
通过首期调查,茂兰大样地共记录到木本植物400余种24万余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种,贵州特有植物11种。目前,已发现并在国际期刊《PhytoKeys》发表植物新种1个(荔波金丝桃),另外发现疑似新物种3种(待DNA比对确定)。
茂兰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茂兰大样地首期调查工作圆满完成,标志着以大样地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的建成,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并为持续开展大样地生物多样性监测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