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三个百分之百背后的生态故事

——绥阳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弘弢 通讯员 潘娅 王泽熙

夏秋之交,在遵义市绥阳县清溪湖景区内,湖面游船如织,山涧鸟鸣不绝,沿岸峭岩如削、飞瀑处处,美不胜收。

近年来,绥阳县狠抓污染防治、改善水环境、落实环保整改等工作,全面推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取得一定成效。

目前,绥阳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5%;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纳入省水环境目标水质考核的芙蓉江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一处处青山绿水的生态之境,都为绥阳的生态故事写下了生动注脚。

建设绿色生态环境

2021年10月14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绥阳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3年底,生态环境部公布全国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绥阳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成为贵州首个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

这几年,绥阳县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坚持工业绿色化发展、能源清洁化利用、低碳化生活方式,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到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

同时,绥阳县还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纳入重点工作,大力实施裸露区域植被修复、矿山生态修复等项目,积极促进生态保护修复多元融合。

8月,在绥阳县旺草镇古楼村,随着裸露区植被恢复工程基地完成建设,昔日尘土飞扬、机器隆隆作响的景象不复存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基地边缘深深浅浅的绿色已与周边山峰融为一体,再现勃勃生机。

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稳步实施,古楼村决定在基地恢复粮食种植,播种高粱、南瓜等作物40余亩,进一步扩大了粮食生产面积。

修山、整地、还田、复林、增绿,随着一个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功实施,让曾经的采矿废弃地变身良田,裸露的山体披上新绿。

目前,绥阳城区绿化覆盖总面积达856公顷,绿化覆盖率40.84%;绿地面积809.41公顷,绿地率38.62%;公园绿地面积223.8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1.1平方米。

推进城乡环卫整治

夏末,走进蒲场镇新场村,干净整洁的道路沿着河流蜿蜒向前,美丽墙绘色彩斑斓,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里的乡间公路干干净净的,我们每天早上8点左右就从家里出发过来,骑着单车惬意舒适,既看风景又锻炼身体。”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促进了当地旅游、民宿、农家乐的发展。

为提升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主动性,新场村设置了“文明积分奖励制度”,让群众积极参与到村居建设中来,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共建共管共享。

近年来,绥阳县通过系统调研创新增加了“组管理”机制,以自然村组为单位,由乡镇(街道)指导村民组成立民管委或理事会,进一步压实和发挥其在环境卫生管理、垃圾处理工作中的作用,解决了关键环节有人管的问题。

同时,各村(社区)、村民组则分别采取设置“文明积分制度”“红黑榜”“流动红旗”等方式,引导、督促村民将生活垃圾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到就近的垃圾收集点,由环卫一体化服务企业负责转运清理。

绥阳县紧紧围绕“户分类、组管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五级标准抓实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强化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实现全面收运不留死角。通过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创新创建“组管理”机制、推动全县“三费合一”垃圾处理费征收等一系列举措,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污染防治有力有效

“现在环境越来越美,住着也越来越舒适。”空气清新、道路干净、院落整洁……走进绥阳县郑场镇卧龙社区,因污水处理带来的变化,让当地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每家都安装了污水管道,直接连通镇污水处理厂,再也没有出现乱排乱倒污水的现象了。”卧龙社区居民李鸿江说。

据了解,在卧龙社区,每家每户都铺设了三级管网,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最后通过二级、一级主管网排到镇污水处理厂净化,有效避免了因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等问题。

卧龙社区是绥阳县从体制机制、市场运作、源头治理方面对症下药,推动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解决污水、垃圾治理两大关键痛点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绥阳县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个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按照“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排查问题、对标供水管网、系统规划、分类分步实施”的治水思路,以水务一体化改革为契机,岸上岸下同步发力,扎实开展了一系列治污治水工作。

针对辖区纳入河长制管理的80条河流,绥阳县开展了地毯式全面排查,先后投资2.97亿元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环境治理目标实现跨越性突破。全县4个出境断面有2个达到Ⅱ类水质标准,2个达到Ⅰ类水质标准,河流水质优良比例稳步提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绥阳县将持续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立县,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干劲,绘制百姓富、生态美的美好蓝图。

--> 2024-08-29 ——绥阳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3394.html 1 三个百分之百背后的生态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