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开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罗以洪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率先在大数据“突围战”中抢先机,建设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作为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省份,凭着一股苦干实干、拼搏奋斗的精神,把大数据从“无”生“有”,大数据成为了世界认识贵州的一张靓丽名片。贵州把发展大数据作为守好“两条底线”的政治责任,作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重要路径。贵州是全国最早从省委、省政府层面推动大数据发展战略的省份,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向纵深发展,率先在大数据“突围战”中抢先机,如此明确之战略定位和如此强大之战略定力是前所未有的,保障了贵州大数据在先行先试探索中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数字经济对经济具有强劲的拉动作用。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贵州敏锐地捕捉到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机遇。数字经济成为贵州发展态势最好、潜力最大、增速最快的领域。数字经济成为贵州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的重要力量。经测算,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增加1%,将带动第一产业增加值期望增加18.8%,第二产业增加值期望增加16.3%,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期望增加20.8%。贵州数字经济规模从2017年3190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7879亿元,复合增速达19.8%,贵州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2017—2022年,贵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提升到35.3%,与全国的差距从10.6个百分点缩小到4.6个百分点。2023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20913.25亿元,其中数字经济占比42%左右。十年的实践证明,抢抓数字新机,赢得发展先机,大数据产业为贵州提供了具有创新活力的产业支撑。

数字经济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大大降低了对土地、交通、区位等传统因素的依赖,贵州生态、气候、地质、能源反而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要素。贵州通过抓数据中心和抓数据应用,加快构建以大数据产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体系,数字经济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从2013年起,贵州抢滩数字经济“新蓝海”,经过十年的创新探索实践,纵身一跃站在了时代的潮头。这为贵州后发追赶、与全国同步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路径、新模式。

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综合算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是全球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是同时拥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根服务器镜像节点和国家顶级域名节点的少数省份之一,在千山万壑中同步构建了高速交通平原和信息高速公路平原。

加快发展数字新产业。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前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是五年前的五倍,医渡云等四家大数据企业成功上市,满帮成为“数字货运第一股”,华为云全球总部扎根贵州、迅速成长为全球五朵云之一,《长津湖》《流浪地球2》等众多知名大片后期渲染算力服务由贵安超算中心提供。

加快解锁数字新技术。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海誉云桌面获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近百项,“东方祥云”洪水预报技术世界领先,白山云为央视春晚、世界杯、冬奥会等直播节目提供云分发服务,中国天眼FAST已发现脉冲星超过700颗、是同一时期国际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4倍以上。

加快打造数字新场景。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80%,“贵商易”已成为“政策找企业”、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的重要综合服务平台,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让边远地区群众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一码游贵州”让游客旅游体验更便捷更多彩。

加快构建数字新生态。大数据领域地方性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在全国出台第一部大数据领域地方性法规,围绕数据安全、数据共享开放、健康大数据等行业数据应用探索出台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数据开放被评为全国五个A类地区之一,在全国率先开展数据流通交易探索,建设全国首个“大数据安全靶场”,增强投资主体对贵州发展大数据政策环境的合理预期和信赖,为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和大数据应用提供法律保障,大数据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氛围越来越浓。

加快筑牢大数据人才基础。通过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数据安全攻防演练、建设大数据相关学院和研究机构、开展大数据细分领域培训、强化大数据职称人才评价等活动,不断增强大数据人才要素供给。

数字经济成为贵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数字产业化进程加快。通过实施数字产业强链行动,贵州围绕大数据全产业链,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加快建设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等重点项目。同时,积极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布局建设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目前,全省在建及投运重点数据中心47个,其中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25个,算力规模超40EFLOPS,成为全球布局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数量领先的地区之一。

产业数字化成效逐步凸显。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贵州聚焦矿产、轻工、新材料、航天航空等重点领域,推动建设国家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开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试点等措施,贵州制造业企业实现了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全流程智能化,提升了整体竞争力。已形成“政府引导、服务商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模式,在承接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应用、数据训练等数字经济前沿产业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促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发展指数从2017年的33.8上升到2023年的46.5,2023年全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达56.8,保持在全国第二方阵。

数字化治理水平稳步提高。贵州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务信息化机制创新和数据治理机制创新,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网上可办,实现98类应用服务,获批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试点省等称号,成为全国政务大数据领域试点示范最多的省份之一。《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2023)》数据显示: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贵州数字化治理指数排在全国第九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地区位列第二。

数字经济是贵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敢于抢抓发展先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13年起,贵州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实施意见,明确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率先打造全国南方数据中心为抓手,比国内其他省(区、市)“抢跑”两年拉开发展大数据序幕,抢抓了第一轮数字经济发展先机。

敢于集群集聚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强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积极争取三大电信运营商、华为、腾讯、苹果等数据存储中心“大项目”落户贵州,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立足“东数西算”工程,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推进数据要素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快速形成数字产业集群发展优势。

敢于大胆探索凝聚共识。在贵州发展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和合力。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搭建平台、优化环境等方式发挥引导作用;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等方式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各界则通过关注支持、参与监督等方式发挥推动作用。贵州在发展大数据和数字经济过程中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精神支撑,体现在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等方面,为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敢于创新制度政策保障。在大数据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据要素交易等方面,贵州出台的不少政策法规规范都走在全国前列。2013年以来,出台了省级大数据、数字经济相关政策文件45个,全国最多,为贵州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作者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贵州省数字经济实验室执行主任)

--> 2024-08-2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3259.html 1 开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