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以“光”治石——石上光伏送绿电

工人在定新乡石山上建设光伏。 (中核汇能贵州公司供图)

施工班组5人1组在石山上打地桩。 (中核汇能贵州公司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佩佩 王芳蓉

立秋时节,走进黔西市定新乡,漫山遍野披着一块块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两年前,这里还是草木不生的石漠化荒山。

定新乡被当地人称为石漠化之乡,是黔西市石漠化最严重的乡镇之一,1.3万多亩土地被石头“吞噬”。

2022年,中核汇能贵州开发有限公司的黔西定新一期农业光伏电站项目落户定新乡,让多年未利用的“石旮沓”变成了发电站。定新乡充分依托光伏项目建设,组织群众流转土地、务工等。

今年38岁的杨昭是定新乡安乐村村民,2022年前一直在广州打工。光伏项目来到村里后,杨昭家里的10多亩土地被征用了,但好在都是荒山,种不了粮食,流转出去后每亩土地每年还能拿到500元租金,每5年支付1次,1次就领了近3万元的流转费。

光伏区基本都在石山上,机器上不去,全靠人工搬运。施工班组5个人1组,抬着和肩膀一般高的“小蜜蜂”(打孔机器)上山,在坚硬的石头上打出70厘米深的石洞,1块光伏板要打4个洞,一天仅能完成40个地桩引孔。

除了打孔,长度29公里的220千伏送出线路建设也极为困难,因为90%以上的基础均为半山岩石。

记者驱车驶入光伏区,被眼前的场景震撼,63个光伏方阵大多都建在石山上,周围全是没被硬化的石头路。

中核汇能贵州公司贵阳检修中心负责人周金林介绍,在建设光伏电站过程中,还新建道路8.24公里,扩建道路1.93公里。项目建设高峰作业期,光伏场区约有1100余工人同时开展作业。

为了将光伏区土地最大程度利用起来,中核汇能贵州公司与贵州三草谷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光伏板阵列间种植草本植物、灌木等植被,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石漠化土地的生态恢复。

据介绍,黔西定新农业光伏区用地约5000亩,涉及住户约1300户,截至目前土地流转费共计990万元,土地流转费每5年递增10%,20年合约期总计支付土地流转费约4300万元。

项目于2022年9月1日并网发电,每年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2.5亿千瓦时,与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51万吨,利用石漠化土地的同时还带来绿色经济,并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 2024-08-2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3208.html 1 以“光”治石——石上光伏送绿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