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6年来,铜仁市暑期学校惠及留守未成年人22万余人次——

大手牵小手 快乐过暑假

通讯员 田爱丽 黄昉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长在红旗下,生在春风里……”近日,铜仁市第三十一小学暑期学校项目点,孩子们朗读经典的声音响彻校园。

暑假期间,碧江区关工委联合该区妇联、民政、团委等单位举办2024年新时代“双阳”工程——“大手牵小手·共度愉快暑假”暑期学校,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及农村学校少年儿童提供“教育”和“托管”相结合的公益性暑托服务。

据介绍,新时代“双阳”工程——“大手牵小手·共度愉快暑假”暑期学校是铜仁市关工委关心关爱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助力乡村振兴的品牌工作,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开办暑期学校514个,惠及农村留守未成年人22万余人次。

今年暑假,碧江区在辖区内的铜仁市第二十小学、铜仁市第三十一小学、铜仁市第三十三小学开办暑期学校,为138名孩子免费提供课业辅导、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服务。

为把暑期学校办好,碧江区多部门联合行动,区妇联给孩子们带来篮球、画笔、跳绳等文体用品,区民政局为孩子们每人准备了一个书包,团区委为孩子们统一定制服装,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总工会等单位也结合实际做好保障。

此外,碧江区还在每个暑期学校配备了两名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开展义教活动、主题活动、健康活动、走访活动、“苏州小使者,铜仁公益行”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点亮”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来自碧江区芭蕉安置点的罗子锐,父母都在广东打工,他一直跟着奶奶生活。每到暑假,最让在外务工的父母担心的,就是他的作业无人辅导。今年,罗子锐在安置点附近的铜仁市第三十一小学暑期学校上课后,每天准点到校,作业有人辅导,还通过参加各种活动,让原本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他活跃了起来。

“妈妈,我今天的作业完成了,龙老师还带着我们一起打篮球、做手工,可好玩了!”结束上午的课程,一回到家,罗子锐便拨通电话,迫不及待地把喜悦与远在广东的爸爸妈妈分享。

罗子锐口中的龙老师,是铜仁学院的在读大一学生龙文超。暑假期间,龙文超看到碧江区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后便报名参加,现在铜仁市第三十一小学暑期学校项目点,和另一名志愿者何沛喆一同负责孩子们的日常辅导。

每天,龙文超和何沛喆都会认真构思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发挥所长,让孩子们学中有乐、乐中有学。“看到小朋友每天都在进步,能有一个愉快而充实的暑假,我的暑假也更加精彩了。”龙文超说。

据了解,2018年以来,碧江区每年都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留守未成年人较为集中的村、社区开办暑期学校,并招募本地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暑期活动,既改善留守未成年人无人监管问题,又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

碧江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暑期学校是关爱留守未成年人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引领示范,能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

--> 2024-08-27 6年来,铜仁市暑期学校惠及留守未成年人22万余人次——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3178.html 1 大手牵小手 快乐过暑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