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从竹筏到木船再到游船

紫云格丼村三艘船述说变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延卿

进入八月份,一场小雨过后,紫云自治县格凸河景区十分清凉舒爽。

从景区码头出发,沿着格凸河顺流而下,游船在绵延起伏的大山下穿梭,山虽险,但集雄、奇、险、峻于一身,配着两旁的古树、溶洞,引得游客相机的快门声响个不停。

约15分钟后,游船稳稳地停在格丼村码头。拾级而上,村子里一栋栋特色民居“白墙壁、灰线条、黄飘带、挂牛角”,房前屋后绿荫密匝,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间。

今天看,格丼村不仅“颜值在线”,还是紫云有名的富裕村、小康村。但将时间线拉回到20年前,这里还是交通闭塞,甚至连肚子都填不饱的穷山村。

同行的当地干部说,从“一产”直接拉到了“三产”,格丼村的发展是跨越式的,而从竹筏到木船再到游船,村前格凸河上交通工具的变化则是最好的见证。

竹筏:出路何在?

格丼村东头,有一家“老支书苗家饭庄”。在这儿,我们见到了故事的主角,格丼村原党支部书记杨兴珍。

20世纪60年代,年轻的杨兴珍嫁到格丼村。出嫁前一天,杨兴珍问父亲,格丼村是什么样子。父亲沉思了半晌,才从嘴里蹦出一个字,“穷”。

穿上嫁衣的杨兴珍从娘家出发,在山沟里七拐八拐,直线距离不足2000米,一行人却走了两小时。

村里30多户村民散落在大山里,丈夫家的情况好些,门前有块平地,新房是一栋用木头搭建的二层小楼,屋里支火坑烧菜,房间被熏得又黑又腻。

杨兴珍没在乎这些,她担心的,是家里的面缸越来越“薄”。“格丼村人世代种地,可土地就是养不活人。”她说,曾经的格丼村身上有两道枷锁,一个是粮食,另一个就是路。

从杨兴家里往后看,大山耸立在村后,笔直的山峰直插云霄,山有个很形象的名字——“苗王剑”。

村里仅有的几亩薄田就在“剑柄”四周,人多地少,只能在石头缝里种粮食,加上土地荒漠化严重,一年的辛勤劳作只能换来半年的粮食。

但还不止于此。当时唯一一条出村的小路,像羊肠迂回崎岖。“路不是修出来的,是祖祖辈辈一脚一脚踩出来的。”杨兴珍记得,当年的小路,一侧是山峰,一侧是悬崖,遇到难走的地方,得双手扒着崖壁上的石头,慢慢迈开步子勉强通过。

“养头猪拿到镇上卖,要拿一半给抬猪的人当工钱。”

“家里老人生病送卫生院,还没背到,人就没了。”

这条路,写满了格丼村人的伤心事。

1982年5月,杨兴珍当选格丼村党支部书记,第一次被通知到镇里开会。那天,天还没亮,丈夫划着竹筏在格凸河上缓缓前行。杨兴珍站在竹筏前,心里五味杂陈。

前一天晚上,七八户邻居来到她家串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扭扭捏捏说了半天,才蹦出一句话:“能不能再让镇里给点粮食。”

会上,轮到杨兴珍发言,她搓着衣角的手指才慢慢松开。镇领导看出她的紧张,问了一句“是不是没粮食了”,杨兴珍点头。很快,杨兴珍和丈夫回到村里,与去时不同,这次竹筏上多了几大包苞谷。

村民难得高兴一次,男女老少在河岸边把粮食扛回村。

此后,杨兴珍没少往镇上跑,救济粮申请的次数多了,慢慢在邻村人面前开始抬不起头来,以至于后来去镇上,同会的人经常跟她打趣:“杨支书,村里是不是又断粮了。”

杨兴珍气愤却也无奈,望着四周的茫茫大山,杨兴珍心里不甘,格丼村人更不甘心。

木船:修路迎客

格丼村要发展,第一步该怎么走,村里首先把目标放在了修路上。20世纪80年代,杨兴珍召集村民开起村民大会,主题就一个——修路。

一开口,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全是质疑。

格丼村一直被路困扰,去趟镇里,山路要两个小时,走水路快点,只用一个小时就能到。但全村只有两块竹筏,显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出行需求。修路,势在必行。

想以血肉之躯劈开大山,何其之难。会上,有村民小声嘀咕:“支书,以前也有人说过要修路,路还是这样……”

“修!”杨兴珍咬紧牙关,“砸锅卖铁也要把路‘磨’出来。”

听说小路终于要大改造,村民高兴地敲锣打鼓。一动工,村民自发给施工队送茶送饭。消息传到了镇里,镇政府特地为格丼村送来一艘木船。船上装着的,除了粮食,还有大锤、钢钎等修路工具。

那几年,“砰砰砰”的凿石声响彻山谷。到1989年,一米多宽的毛坯路正式修通。

路修好的那天,很多人特地换上水胶鞋走路。村民们走了一遍又一遍,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路通了,村民的日子也宽裕了很多。然而,肚子虽能填饱,村民的日子过得依然苦哈哈的。

但好消息很快传来,县里正规划建设格凸河景区,格丼村正好在景区里。

2001年5月,紫云自治县成立开发建设格凸河景区的“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紫云自治县大力宣传,将格凸河的美景带到各地,迅速成为当地群众旅游热点的关键词。

2002年初,随着船夫的吆喝声由远及近,格丼村迎来了第一批外地游客。此后,格丼村的旅游热度迅速飙升,无数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让曾经远离尘嚣、山清水秀的格丼村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游船:“旅游饭”吃得香

格丼村火了。原生峰林、幽深的峡谷、恢宏的溶洞、纵横交错的地下河流、全国唯一幸存的古河道、“盲谷”原始森林等旅游项目,相继被开发。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山上,一条滨河观光道连通了山外与大河边的苗寨。水上,木船换成了游船,游客接待量从刚开始的几千人次达到高峰时期的50万人次。

尝到了发展带来的甜头,2003年,杨兴珍带头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到2008年,家里一年收入就有近20万元。

为了丰富旅游业态,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包谷饭,经过重新加工,成了游客必点的特色农家饭;上山采挖中药材、掏燕粪的技艺被重新搬上台面,在旅游季为游客表演攀岩技艺;村里广场上竖起了“刀山”,表演者赤脚而上,在刀梯上表演“金鸡独立”“顶天立地”“倒挂金钩”等各种高难度动作,引得游客拍手叫好。

此后,紫云格凸河景区通过招商合作,引进湖南中惠旅集团,提升格凸河景区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打造集民族文化、自然风光、旅游体验为一体的格凸河旅游胜地。

“现在不仅是生意好,很多外地朋友还点名要我家的腊肉跟土鸡。”杨兴珍退休后,儿媳罗小翠开始接手农家乐的生意。每天早上5点,罗小翠就和丈夫王晓海骑上摩托车去县城采购食材,7点回来便开始忙碌。生意好的时候,从白天忙到晚上10点,还需要亲戚朋友过来帮忙。

2021年,广州市南沙区与紫云结成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关系。随着南沙区的大力宣传,格丼村旅游业更加火热,一批又一批广东游客来到格凸河景区,点赞紫云的宜人气候和旖旎风光。

如今,80岁的杨兴珍身体依然硬朗,家里在县城里买了新房,老人家还是选择留在村里,忙的时候帮着招呼游客,介绍村里美食美景,不忙的时候,老人家喜欢坐在屋檐下刷刷抖音,了解时政新闻和各地风土人情。

杨兴珍说,格丼村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现在村民不仅吃上了“旅游饭”,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精品水果种植,促进村民增收,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 2024-08-27 从竹筏到木船再到游船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3163.html 1 紫云格丼村三艘船述说变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