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梁超 王俊星
日前,走进罗甸县逢亭镇祥脚村,放眼望去,临河的村道上围着木栅栏,院子的石墙上镶嵌着一块块磨盘,房屋前的空地是一个个小花园或小菜园,整个村庄整洁干净,处处皆是美景。
“政府免费给我们修建庭院,还建设生产路等,指导我们在庭院里面种植蔬菜、瓜果。”祥脚村村民罗腾光说,自从开展庭院自治以来,村里的环境卫生变得更好了,种植的蔬菜、瓜果还能增加一些收入。
“我们村以‘庭院环境自治’为抓手,发动群众、完善制度、创新方法。目前,群众发展庭院自治的积极性很高,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改善。”祥脚村党支部书记黄东琼说。
群众“怎么盼”,村里就“怎么干”。为更好地推进乡村基层治理工作,祥脚村干部组织村民代表各抒己见,通过“全体群众提建议、村民大会相商议、民主投票成定议”的形式,将村规民约、发展规划融入村民“做自己主、办自己事”的全过程,逐步提升群众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自治意识。同时,定期开展“卫生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将家风建设纳入村规民约内容,用好表彰、树立模范,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村营造了崇德明礼的人文氛围。
祥脚村的一系列举措是罗甸县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罗甸县的乡村通过各具特色的自治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推出“积分兑换治理”模式等,激活最基层管理神经末梢,让村民成为主角,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在逢亭镇床井村,基层治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该村结合本地实际,推出了“积分兑换治理”模式,涵盖环境卫生、公共事务参与、文明行为等多个方面,将村民参与村庄治理与个人利益紧密结合,鼓励村民全方位参与村庄治理。
“积分超市会根据村民的积分情况,给他们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床井村积分超市销售员覃小云说,自积分超市建成以来,前来兑换的群众比较多。
据了解,为更好地吸引群众投入到庭院经济中,床井村制定了详细的积分标准,如参与村庄清洁1次积2分、践行良好家风家训积3分、示范发展家庭农场积3分等。群众获得的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农资物品,甚至可优先享受村集体福利等,满足了不同村民的需求。同时,村里还出台了“行为积分存折”运行分值标准,并每季度汇总公示,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自从实行积分制以来,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明显提高,村里的环境卫生也有了很大改善。”床井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王荣何说。
在政府引导、村民主导、多方参与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庭院自治、“积分兑换治理”等创新治理模式的推广,一幅美丽、和谐、宜居的罗甸乡村新画卷正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