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莉君
在江口县,鱼良溪的鱼相当有名。
这里养出来的鱼还不简单,是生活在北半球的海洋和河流中的鲟鱼。它对水质的要求很严格,要水温偏低、是流水,溶氧含量还得高……
在西南大山之中,鲟鱼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走进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山涧间、山脚下,汩汩冰冰凉凉的清澈泉水从地下涌出、汇聚成溪,流入一个个鱼池,一条条长近1米的鲟鱼在鱼池水槽里欢快畅游。
贵州鼎基石寻龙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有个鲟鱼养殖基地,占地58亩,去年6月投产,半年收获80万斤。基地二期正在建设,建成投产后,基地规模将达125.65亩,年产鲟鱼320万斤。
“鲟鱼是冷水鱼,对水温要求很高,这里地下冒出来的山泉水的温度刚好合适。”贵州鼎基石寻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蔚铭说,江口水质优良、水温合适,养出来的冷水鱼高蛋白、低胆固醇、肉质细嫩,品质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
江口县水资源丰富,水系犹如毛细血管一般遍布全县。发源于梵净山的4条主要河流及其他99条溪流均为Ⅱ类以上水体,加上域内283处泉眼,优质水已成为江口极具优势的资源。近年来,立足丰富的冷水资源优势,江口树立“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的发展理念,把冷水鱼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组建冷水鱼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积极创建江口县冷水鱼地方标准,全力打造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绿色化发展的冷水鱼产业链。
“今年,扣除养殖成本,每斤销售利润在6到7元之间。”王蔚铭介绍,目前,该公司正努力打造集鲟鱼繁育、养殖、加工、鱼子酱生产和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用更丰富的产品种类来开拓市场。
数据显示,全省鲟鱼年产量3万多吨,位居全国第二。去年,江口县养殖企业14家,养殖基地17个,养殖面积865亩,产量6430吨,占全省产量的19.8%,并出口东南亚国家,实现产值1.81亿元。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鱼苗孵育也在江口渐成规模。去年7月,位于该县怒溪镇的鱼苗孵育基地开始建设,目前已部分投产,10月全部投产后每年育苗量可达300万尾。
在江口县电商扶贫产业园,贵州梵净山黔惠德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展厅内,鲟鱼丸、鱼骨面、鱼肉肠、鲟鱼饼等产品分外惹眼。该公司建有两条生鲟鱼深加工产线,并与盒马鲜生等合作,已逐步打开上海、广州等地市场。
从鱼苗孵育到规模化养殖,再到精深加工,江口在冷水鱼产业链上不断补链、延链、强链,一尾鱼催生出了一条产业链。目前,江口已建成冷水鱼深加工基地2个、渔业加工企业15家,让这里的“自然冷水”变成了“经济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