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关岭1.2万户农户参与牛产业发展——

普里村养牛大户的故事

【编者按】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坚持以“政府主导、龙头带动、农户主体”发展原则,以市场化发展手段,推进关岭牛产业发展。2023年,关岭自治县牛存栏15.31万头,出栏4.4万头,带动全县1.2万户5.02万余人参与关岭牛产业发展,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一家家养牛户组成关岭牛产业蓬勃发展的基本单元。作为庞大产业的“万分之一”,养牛户故事也折射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脚步?今日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关岭自治县普利乡普利村养牛户家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苑庆磊 孙蕙 晏惠轩

8月6日清晨,关岭自治县普利乡普利村养牛户杨生礼像往常一样,到牛圈里喂牛,发现牛群中多了一头小牛犊。

原来,夜里有一头母牛产崽了,他赶紧检查母牛和小牛犊情况。

养牛40多年来,杨生礼对各种各样的“牛场风云”早已波澜不惊,但每次牛棚添丁进口,他还是很开心。带着好心情,他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曾经,关岭养牛户养的都是耕牛,只靠种庄稼过着紧巴日子。“那时除了种地,很难找到其他‘活路’。”杨生礼回忆。

转机,发生在2000年左右。关岭不断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支持牛产业发展,牛经纪人等新生事物不断涌现。

杨生礼经过慎重选择,决定从牛经纪人做起。由于头脑灵活、勤学肯干,他很快摸索出一套相牛、买牛和卖牛的经验:翻开牛耳朵看皮毛,就能区分是肉质更好的黄膘牛,还是肉质较差的白膘牛;掰开牛嘴巴看看牙齿,就能看出是不是到了快速育肥的年龄段;听听牛市上的讨价还价,就能估摸出最佳的买入和卖出价格。

靠着这手绝活,杨生礼的生活有了很大起色。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外出奔波不太方便,杨生礼开始圈养了几头牛。2014年左右,外出务工的儿子杨云兵回乡,与父亲一起做起牛产业。

杨云兵家的地圈里,有育肥棚和育种棚,养牛数量从几头扩大至20多头。牛的品种,除了本地小黄牛,还有西门塔尔和安格斯等。

为了方便饲养,杨云兵还学会了砌自动喂水槽,掌握了育肥期间与育种期间不同的饲料配比。在他的照料下,那些牛儿膘肥体壮。那年,县里新建了屠宰场,他们的牛根本不愁卖。

对杨云兵来说,养牛既辛苦,也享受。最享受的时候,就是“算牛账”的时候。

根据杨云兵计算,去年成年牛每天大概吃40斤饲料,长肉2斤到3斤左右。扣除成本,一头牛每月净利润达600元以上,好的时候能有1000多元。

“那段时间,每头牛每天都能‘长’出约50块钱。”杨云兵笑着说。

杨云兵的牛周转很快,“一般喂养两三个月就要卖掉,再养下去生长速度会慢下来,效益降低。”卖出之后,杨云兵马上去农户、市场或者关岭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买牛,为牛棚补充“新鲜血液”。此外,育种棚里还有一笔收入,母牛和小牛犊养一年半左右,就可以一起出栏。

在这种快速运转之下,杨云兵每隔一两月,就有一笔卖牛款。好的时候,一年总收入能达10万元。

和杨云兵不同,普利村另一个养牛大户王一祥目前存栏40余头牛,却将牛棚建在山坡上,与自家的三层小楼遥遥相望。牛棚周围,是一片绿油油的皇竹草。

记者来到牛棚时,王一祥正在储青。两台碎草机轰轰作响,不停将成捆的玉米秸秆、皇竹草和杂草打成碎片。这些碎片晾晒至含水量到60%到75%之间,便放在砌好的池子中密封。储青,是牛羊过冬必不可少的准备。

王一祥有两座牛棚,面积共800多平方米。8年前,他的牛越养越多,家里地方不够用。正当愁眉不展时,他抬头看到了对面那片绿油油的山坡。

向村两委说明用意后,当地迅速批准了土地流转手续。王一祥让家人当帮手,整地基、砌墙、扎顶棚、修牛槽,忙活了一个多月,两座崭新的牛棚矗立在山坡上。

“在山上养牛,不但地方够大,而且方便堆放牛粪,腐熟的牛粪还可以还田。”王一祥说。

40多头牛,每天需2000多斤的饲喂量。王一祥身材瘦小,面对每天的重担,却从没想过退缩:“干就完了!”

每天早晨,王一祥下田割草,几十袋草1个多小时就能割完。为了保证草料充足,他又种了40亩皇竹草。

经过不断地拼搏,王一祥家的腰包鼓了,楼房建起来了。“我养了30多年牛,未来还会一直养下去。现在有那么好的政策,我们更应该好好干。”

--> 2024-08-20 关岭1.2万户农户参与牛产业发展——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2664.html 1 普里村养牛大户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