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兴利村民为何送锦旗——

还是种土豆 今年不一般

通讯员 伍水清 高兰萍 陈婷婷

“今年村里的马铃薯示范基地大丰收,平均每户靠着种植土豆收入3982元。我们很感谢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安顺综合试验站的专家们,为我们提供了早熟、品质又好的马铃薯脱毒种。”近日,普定县穿洞街道兴利村村民蒋家虎和老乡们特意到安顺市农业科学院,为试验站专家团队赠送锦旗和感谢信。

此前,兴利村村民从没想过种植土豆能够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以前村里种植土豆少,冬季村里土地大多被撂荒,少数村民自己留种种植,种出的土豆多以自家食用为主,个头小,产量低,品相也差,很少拿到集上去卖。”蒋家虎说。

改变,来自一粒种子的“力量”。2023年冬季,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安顺综合试验站站长、安顺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张鹏带团队成员,多次深入兴利村调研,在该村马路组建立了马铃薯示范基地,向村民们推广“兴佳2号”早熟马铃薯品种,全村首次试种32.48亩。同时,从新品种选育、适期播种到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全程为当地群众提供技术跟踪指导。

仅半年时间,兴利村马铃薯示范基地采取“土豆—玉米”套作,试种的32.48亩“兴佳2号”新品种,总产量达41.48吨,总产值99552元,每户经济收入3982元。

“试种的土豆新品种,较过去农民的自留品种,产量明显提高了。”张鹏说,过去农民种植的品种抗寒抗冻抗病虫害能力相对较低,种出的土豆品相差,个头小,商品化率也极低。

如何提升土豆的品质与产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11年,以安顺市农科院为依托单位的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安顺综合试验站正式成立,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先后累计引进200余个马铃薯新品种(品系)进行品种适应性鉴定。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产量、品质、口感兼优的兴佳2号、费乌瑞它、云薯304、云薯108、中薯38、中薯5号、青薯9号、冀张薯系列等十多个马铃薯品种脱颖而出。

科技赋能,解决了安顺地区品种结构单一、缺乏早熟抗病和加工型品种,以及无主推品种等问题。“马铃薯由于长期采用无性繁殖,种植时间长了,会出现品种退化现象,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安顺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李怀情说,随着优质种薯的选育和推广,安顺土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从源头抓品质、挖潜力,成为群众生产生活和山区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如何解决品种退化问题?“主要办法是采取茎尖脱毒组培技术培育脱毒试管苗、繁育原原种,进而生产原种、良种。”李怀情说。

在安顺市农科院组培室,一排排透明组培容器里,一株株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正茁壮成长。

“这里的每株苗都要经过标准化、程序化脱毒培育。”李怀情一边查看育苗情况,一边介绍,过去农民种植土豆,直接切取商品薯块进行栽种,体内病毒很容易传播给后代,影响土豆品质和产量。如今,先切取土豆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育成脱毒苗后,再进一步移栽。

长期以来,在粮食生产中,高产和优质往往难以兼得。“马铃薯脱毒新品种推广应用,不仅破解了土豆优质、高产难以协同改良的重大技术难题,还解决了优良品质稳定性较差的‘卡脖子’难题,可提高土豆单产30%以上。”安顺市农科院薯科所所长吴家丽说,一颗土豆种子“脱”去病毒,变成“智慧种”,进一步从源头保障安顺土豆的优良品质。

好品种还得配套好技术。近年来,安顺综合试验站集成推广冬春旱作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山地马铃薯小型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马铃薯“六良”抗旱丰产技术、马铃薯大垄双行覆膜盖土、马铃薯—幼龄果树套种等新技术,在普定县、西秀区、平坝区、紫云自治县、镇宁自治县、关岭自治县、六盘水盘州市先后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累计推广100余万亩。与此同时,安顺综合试验站扶持经营主体,通过“五统一”(即统一种薯、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质量、统一销售)发展模式,将新品种、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土豆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进程,培育新质生产力,带动土豆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提升,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张鹏说。

--> 2024-08-20 兴利村民为何送锦旗——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2661.html 1 还是种土豆 今年不一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