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田教授”教种田 农民做“新农民”

——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的新现象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田清 龙晓慧 杨玉婷

8月12日,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基地绿稻如茵,生机盎然。

“‘田教授’,无人机飞得那么高,能保证喷药效果吗?”

“无人机喷洒农药省时省力,比人工打药更均匀。”

30余名村民正簇拥在一名身材瘦高、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身边,兴致勃勃地参加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

“田教授”一边耐心讲解,一边现场演示农药配制方法。

不一会儿,他将精心调配好的农药注入无人机容器,伴随着“嗡嗡”的旋翼转动声,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腾空而起,将农药均匀地喷洒在葱郁的稻田里。

其实,“田教授”不姓田,叫陈龙,是贵州兆丰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也是当地出名的农技员。

“传统人工施药,100亩稻田需要10人作业一天,现在一台植保无人机2个小时就搞定了。”陈龙告诉大家。

如今,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3.5万亩,覆盖全县1.2万余户农户,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

多年来,岑巩县坚持“科技强种”战略,从“会种田”变身“慧种田”“屏幕上种田”,曾经的“体力活”变成了“技术活”“智力活”。

为此,岑巩县陆续培养出300余名“慧”种田的杂交水稻制种农业技术员,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他们为“田教授”,陈龙就是其中之一。

1999年,21岁的陈龙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岑巩县种子公司,成为一名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员。

如何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服务当地农业?上班伊始,陈龙一头“泡”进稻田里,从插秧、分蘖,到开花、抽穗……他经常在稻丛间一蹲就是几个小时。

经过反复观察实验,陈龙发现传统的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栽秧法,耗时费力,产量还低,于是提出“高产靠插也靠发”的理念。

2003年,陈龙率团队在部分村寨建立试验点,探索杂交水稻制种“培育多蘖壮秧”新技术。

“春达,租你家的田做试验,工钱开给你,收成也归你。”陈龙找到曾经跟自己学过制种技术的磨寨村村民周春达。

此后,陈龙将租赁来的1.5亩田分成几小块,把父本秧苗栽成大株、双株、三角形3种不同的形状。

“最辛苦的是叶龄观察,每天都要按时识别和记录。”说起当初试验的艰辛,陈龙感慨不已。

烈日下,他经常一待就是一天,累得腰酸背痛,直不起腰,双手也被泥水泡得泛白。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测产下来,“父本三角栽秧法”优势明显,亩产370公斤。

次年,陈龙和团队复试了60余亩,同一品种水稻,“父本三角栽秧法”比传统栽秧法亩产高出75公斤。

从2005年开始,岑巩县开始大面积推广“父本三角栽秧法”,平均亩产提高50余公斤,亩产值增加600余元。

2010年,陈龙团队选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获得“贵州省农业丰收二等奖”。

随着栽培方法和移栽技术的改进,如今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常年保持在3万亩以上,年生产优质水稻良种800万公斤,产值达2亿余元。

近年来,陈龙还带领团队先后研发出割叶机、播种器、施肥器等8项新型农机具产品,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近10年来,岑巩县先后有20余名“田教授”走出国门,前往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等1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传授水稻制种技术。

“让我感到骄傲的是,能把岑巩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带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帮助他们解决粮食问题。”眺望眼前绿波荡漾的稻田,陈龙自豪地说。

他俯下身子,抚摸着田边的秧苗,仔细察看它们的生长态势。

碧绿的秧苗在微风中弯腰点头,仿佛在向这位“田教授”鞠躬行礼。

--> 2024-08-20 ——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的新现象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2588.html 1 “田教授”教种田 农民做“新农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