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流动摊贩,有序融入“烟火经济”

黄线内规范经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儒森 陈龙 摄影报道

日前,市民唐女士向“天眼问政”栏目留言称:贵阳市花溪区溪北街道辖区吉麟路两侧,有些商贩摆的地摊影响到了行人和车辆通行。

“有的摊位甚至靠近道路中心。吉麟路本来就窄,这下更难通行了。”唐女士这样描述。

接到留言,记者立即前往吉麟路。

在路段临时便民摊区,记者看到,路面一侧划了清晰的黄线。原本只有两个车道的路面,被黄线内摊主自行延伸出来的货物占去近一半,有的摊位甚至摆到道路中间,仅留一个车道能通行。

继续往前走,这里的摊贩延伸到人行道,将各种货物摆在上面,导致往来行人无法通行,只好从车道经过。如果有车行驶经过,整条路段会顿时变得十分拥挤。

“平时,摊贩们在路面上各种抢占,市民购买蔬菜水果时,不得不站在路中间挑选。”唐女士说。

吉麟路为什么设有临时便民摊区?道路上怎么会有黄线标识?

其实早在2023年8月,“天眼问政”栏目曾对吉麟路摊贩占道经营一事进行过报道,得到溪北街道办事处的积极响应。

当时辖区居民较多,原有的农贸市场满足不了大家日常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需求,流动摊贩便多了起来。摊贩多,还会流动,堵塞道路、阻碍通行的情况时常发生,怎么办?

“虽然流动摊贩给辖区管理增加了难度,但也是因居民需求才出现的。多一个摊贩意味着多一个谋生的办法,可不能简单地‘一赶了之’。”溪北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说,堵不如疏。为此,溪北街道办事处实施柔性管理,在吉麟路路段车辆和行人道路之外,设立临时便民摊区,划黄线标识区域,设置长3米、宽2米的临时摊位60余个,把“流动”固定下来。

今年记者再次来到吉麟路采访时,吉麟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也前往现场。

“大家都看看自己的摊子,别出界了哈,要摆在黄线里面,这样大家都好走。”工作人员对摊贩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与劝说,强调规范经营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共同维护社区街道的良好环境。

经过工作人员来回数次的努力,摊贩们纷纷把货物往回收,道路恢复正常通行。

“吉麟路的临时摊位,是街道办管理流动摊贩的一种探索。一方面要保障道路的通行有序,一方面也要维持摊位的经营有序。我们将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摊区便民不扰民。”溪北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说,该街道正在实施“吉麟生活家园项目”,其中涉及新建农贸市场,计划于9月中旬投用,届时摊贩们就能搬入市场,临时便民摊区也将取消。

“在新的农贸市场建好之前,我们会维护好这段时间的市场和道路秩序,用实际行动服务好群众。”溪北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说。

--> 2024-08-12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1853.html 1 流动摊贩,有序融入“烟火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