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贵州公路记

王祥夫

贵州的公路

在贵州坐车,车当然是在山间不停穿行,这样转一个弯,那样再转一个弯,人很快就给转晕了,就在心里想,各地的汽车司机若要是比赛的话,估计冠军是贵州的。那个开车的司机看样子不到四十岁,话很少,车停下来,一车的人都下车去参观,他才会把车停好找个阴凉的地方去抽支烟。

贵州和云南在中国的历史上好像是从来都相提并论,人们常说的云贵,后边的两个字往往会被省略了去,其实还有“高原”两个字。中国的高原就那么几个,青藏、黄土再加上云贵。而惟有贵州山多且险峻。那个司机,身上多少有些侠气,话不多,蹲在那里默默吸烟,我就想跟他多说说话,但他的话偏又不多。一张脸,骨骼是分明的,不像现在都市里的人,丰肥到没有一点点骨感。他在前边开车,车是这么一转,那么一转,再险的路也像是平坦了,忽然就想起这次初来乍到听到的一句宣传语:“贵州是平的”,我想这都是公路带给人们的福祉。吃完饭,我在路灯下散步,我就想,如果贵州没有公路会是个什么样子?忽然觉得这是个让人不敢想象的问题。去年在报纸上看到过一段新闻,说贵州乃是平的,当时还不解,为什么非要说平?而这次来贵州是专门为了看公路,忽然才明白了这个平字的意思。古人说的变崎岖为坦途就是这个意思。

在贵州的大山里转,心里时时有个对比的参照物,那就是我从小就已经熟悉了的北方大山,北方的山,也有满目青翠的,比如山西中部的管岑山,管岑山出好蘑菇,因为其大,因为其白,所以就叫了“银盘蘑菇”。北方的民歌里有夸奖好女子的唱词,也用了“银盘”这两个字,只这一句,不知概括了多少的好在里边,唱词是这样:“这一个姑娘真不赖,银盘大脸好人才。”是正大仙容的意思。北方的大山越往北越荒凉,山上的那一点点绿真是少得可怜,而在贵州的大山里连日穿行,感觉贵州真是绿化得好,让人就像是进入了连绵无际的植物园。这就与北方的大山有了鲜明的对比。黔北黔南,群山好像都是一望无际的葱绿,连绵不绝。被这盛夏的太阳照射着,漫山散发出好闻的植物气息。

我们到了地方,下车去参观,开车的师傅照例也会下车找个阴凉的地方抽支烟。我掠身走过他,听见他在轻声唱歌,竟是刘德华的《上海滩》,一字一句很是铿锵,可见他心境的敞亮。我就想,在贵州这样的路上开车他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性格,这也许和贵州的公路一样,虽盘来盘去却是坦平的,人心原不可有太多的崎岖。这次出来带了一本沈从文的《湘西散记》,我没事爱把这本书打开来翻翻,心里想,贵州的过去想必和书中记载的也差不多,当年是山路水路皆无通途,是处处难行,翻这本书,虽然它是在写湘西,我就当是把贵州过去的山路难行体会了一下,也只觉得现在的“贵州是平的”这句话当真是好,真好。

公路服务区

古人说人是五谷虫,一天也不能不吃。车到服务区,车上的人照例是匆匆地下车,一部分是急着去吸烟,一部分人是去洗手间,另一部分人则是去了服务区的餐厅。我是第三部分人,我想看看公路上的柴米油盐,我的一个朋友,现在正在写公路小说,已经写得了10多篇,读他的小说,我像一下子就跟着他去了不少陌生的地方。但他的公路小说里独独没有写服务区的。这次来贵州,公路服务区给我的印象是最深的。那年节假日曾去太行山,因为路途上的服务区的逼仄狭小,让人为了吃口饭犯愁。所以就得靠挤,挤上去就有得吃,有弱肉强食的蛮荒味道。我向来认为让人起争斗心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我喜欢凡事坦然从容。贵州服务区算是让我开了眼界。

在公路上旅行,其实是有趣的,那年我带着母亲去旅游,母亲就曾赞叹过路边的小吃店,说可以有面条吃还可以坐在那里歇一歇看看风景。此刻我坐在贵州公路服务区的餐厅里忽然就想到这件事。而在此之前的前一天,我和我的朋友马上于大雨中来到公路服务区已经是后半夜1点多。原以为在这个钟点,服务区的餐饮早已经偃息了,想不到依然有人坐在那里在吃着东西说着话,想必是过路的司机,这简直是一定的,如果不是司机,这个时候谁还会风尘仆仆地来此一餐。不远处,还有音乐,但听不出是什么剧种,在敲,在打,节奏忽然密集起来,唢呐这东西是永不会被挫败的金属之音,我忽然喜欢上这种感觉,喜欢上这种公路夜生活的勃勃生气。我问自己,在这样的大山里的公路服务区里,这个时候,谁还在那里吹打还在那里唱?我很想迎着那音乐朝那边走,但司机在一边已经提醒我了,说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我们要赶紧赶路。上了车,回头再看看那个服务区,虽是后半夜几乎没人,但在贵州这蛛网般密布的高速公路车来车往的地方,它自成格局地坐落在那里,散发着温馨的气息。

桐梓隧道

说来也怪,从小我就有几分惧怕隧道,每过隧道的时候就总是胡思乱想,过海底隧道的时候更是心惊胆战,想头顶之上是万顷波涛,而我们却伏身在那水下,而必定又是海底,深海动物一样在穿行。这次我们要去的桐梓隧道全长10.5公里,论长度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第一长隧道。其隧道进口端左洞6.003公里,右洞6.016公里,由贵州公路集团第六工程公司承建。据施工人员讲解,该隧道存在两大(大断面、大涌水)、两高(高地应力、高瓦斯浓度)、三突(突水、突泥、突瓦斯)、四长(长距离独头掘进、长距离通风、长距离反坡排水、长工期)等特点,这个总结可真是扼要明了,让人们知道这里地质情况的复杂和施工时时会遇到的种种取人性命的危险,这个在贵州被称为第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先后要穿越煤层、断层、软弱夹层、富水层、岩溶等地层。所以,倒坚定了我非要去的信心,我向来是不喜欢参观这种地方,而这次却偏偏要去。桐梓县地属贵州省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北边与重庆市相接,南边是汇川区和仁怀市,向西连着习水县和重庆市綦江区。先是唐贞观十六年在这里置夜郎县,后来废掉,“夜郎自大”的典故我从小就熟,但想不到曾经的夜郎国很有可能就在这里。唐代的置县先不提,只说桐梓县名的由来,原是明万历二十九年的事,桐梓县因桐梓驿为名,属遵义府。桐梓位于贵州北部,自古为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素称“川黔锁钥”。桐梓因此是这一带的交通要塞,其境内的风光我以为要以娄山关为代表,娄山关的大名鼎鼎应该说与毛泽东的那首词《忆秦娥·娄山关》分不开。京剧名家张派始创人张君秋曾用京剧的曲牌唱过这首词,可真是好,全无京剧旦角的靡弱之气。娄山关名气大,若以关隘论与雁门关平型关相比,一个是“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一个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一个实一个虚,是各有好看。

桐梓隧道在建设中有许多故事,看工地拍的那个小片的时候,我忽然被感动,我想再过若干年我也许还要再来看看那一对因为桐梓施工而结合在一起的小夫妻。我想他们的孩子如果生下来的话名字会不会叫做“桐梓”,这真是很有纪念意义。

平塘特大桥

说平塘大桥好像是不太准确,在这里要加个“特”字才正好——平塘特大桥。去看这座桥的时候天已经阴了下来,满天黑云翻滚,时有惊雷把天空劈裂,远处已在下雨了。为了看这个桥,事先我们就查了资料,但资料归资料,总是抽象的。比如说资料上告诉我们平塘特大桥为平罗高速的控制性工程,该桥位于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平塘至罗甸段32到35公里处,也就是在平塘县牙舟镇与通州镇之间,横跨了槽渡河的峡谷,桥梁全宽30.2米,设计时速一小时80公里,桥梁全长2135米。2018年11月13日,平塘特大桥桥塔顺利封顶。大桥主塔高332米,相当于110层的楼高,好家伙,这样的桥决计是不能站在桥下抬头看,会什么也看不到,因为它是世界最高混凝土桥。328米的桥塔创下全世界高混凝土桥塔的“第一”。该大桥为主跨2乘220米的三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主塔塔高328米,被业内专家和同行称为当今“最高、最美”的空间索塔,为世界第一。由于施工技术非常复杂,施工难度大,属于世界级桥梁,建成后成为贵州地标性建筑,通俗一点讲,塔高相当于110层的高楼。而远远看去,我却只觉得它是立在贵州大地上的一组六架竖琴,风掠过它时会不会发出美妙的音乐?这座特大桥的成功之处乃在于它一落成便成了世界级的风景。我总是以为建筑是没有生命和温度的东西,但平塘的这座桥却改变了我的这种看法,它吸引着人们驻足,吸引着本不爱拍照的人们停下车来拍照。关于这座桥的报道很多,有一篇文章有个十分好的题目,我以为可以算是点睛,这题目便是“景向桥借力,桥为景生辉”。

平塘特大桥有多高且不说,只说平日可见的那些云彩总是在它的半腰间飘来飘去,你说它有多高?可以这么说,去贵州而不去看平塘特大桥也许是你的终身遗憾。贵州的优美和力度,我忽然觉得就在于桐梓隧道和平塘特大桥,这两处必定是贵州向世界发出的名片。我还深切地感受到,时间已经进入到21世纪的今天,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时尚之笔已将贵州重新涂抹上新的色彩,让它以动人的风采呈现在全世界人们的面前。

名家档案

王祥夫:山西省作协原副主席。曾获鲁迅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赵树理文学奖、林斤澜短篇小说·杰出作家奖等。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十月》《收获》《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或转载小说、散文等,并出版多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等50余部。

--> 2024-08-0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1711.html 1 贵州公路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