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找 矿

乌蒙山间的铅锌矿普查区,贵州地矿104队的旗帜迎风招展。填图、物探、化探、绘制三维模型……队员们已在这片大山工作了3年。

岩石钻取出来后,任厚州(中)和安琦(右一)立即在岩石上标注海拔,随后用清水擦干表面,认真查看岩石特性。魏世鹏(左一)则利用平板电脑,认真将岩石数据录入系统。

更多精彩请扫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莫欣欣 肖大熙 金秋时 通讯员 王春府 摄影报道

随着浅表矿越来越少,全球找矿成功率只有3‰。

然而,源源不断的地质人依旧向贵州深山挺进,开始一场与千分之三的较量。

7月31日10点,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4地质大队(以下简称贵州地矿104队)钻探技术负责人陈体云,正调试着钻机。

哒哒哒哒……钻机轰鸣的声音,随即响彻织金县熊家场镇草子山铅锌矿普查区。

“这是第9个钻孔。根据钻取的岩石,我们将进一步验证3年来的地勘成果。”贵州地矿104队局管专家、毕节试验区织金县五指山地区铅锌矿深部及外围地质三维空间调查评价项目负责人安琦说。

2021年,贵州启动毕节试验区优势矿产资源大普查。五指山项目作为工作项目之一,要在今年12月前,提交铅锌资源量15万吨。

同年11月,“70后”的安琦,带着45名队员,走进绵延460平方公里的五指山地区。

找矿的先决条件,是摸清地质家底。建立五指山地区铅锌矿床的多主题数据库及1:5000三维精细矿床地质模型,成了关键。

建模数据,从何而来?

贵州地矿104队勘查中心技术负责人、五指山项目技术负责人任厚州,带着同为“90后”的河南小将魏世鹏,以最原始的方式,向乌蒙山要数据。

凌晨5点,天色微明,织金县熊家场镇项目点已亮灯。

挎着装有野外地质手图、野外地质薄、GPS的地质包,任厚州神采奕奕。一旁的魏世鹏,往装有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的包里,塞入矿泉水、馒头后坐车出发。

通常,车子开到山下,他俩便开始互相配合,详细记录地质点岩石特征。饿了,吃点馒头补充体力;累了,便席地而坐。

晚上8点过,已翻越5座大山的两人,决定返回项目点。晚上12点,他们仍在撰写填图路程小结、绘制最新地质情况……

9个月的地勘工作,他俩不仅穿坏两双鞋,头上亦渐生白发。

“非常累,但成就感满满!目前我们已成功掌握五指山项目的初步地质情况,并利用QuantyMine三维可视化矿业软件,根据地质、遥感、物探、化探等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圈定找矿靶区。”任厚州说。

2022年,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次年7月,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强力推进“富矿精开”的目标要求。重任在肩,贵州地矿104队不敢停歇。

在综合确定找矿靶区后,应实施深部钻探验证。然而,一次钻探,动辄耗费上百万元,贵州地矿局及104队慎之又慎。

2022年底,在对下窑找矿靶区第二个孔进行钻探论证前,由于提交的论证地质依据不足,贵州地矿局未同意实施钻探。

春节后,任厚州立即回单位,请教局首席科学家周琦。深知项目重要性的周琦,花费一周时间亲自指导任厚州,完成了必要的地质图件编绘。最终,第二个孔成功通过论证。

如今,在第2个钻孔点,钻机24小时不停运转。魏世鹏用水擦洗岩石表面,将岩石信息编录进钻孔地质记录表。

当前,3个钻探机台在熊家场镇同步进行,累积钻探8000余米。“我们已编录3613条地质数据,为构建更加精确的三维精细矿床地质模型提供了有力支撑。”魏世鹏说。

说话间,一节埋于地下1000余米的岩芯被钻取出来。安琦与任厚州兴奋地擦净其表面,观察起来。

“深部的构造特征出现了。”任厚州说。

“再钻取一部分观察,目前岩石存在揉皱、断层现象,但有可能为能找到矿的赋矿地层。”安琦认真分析。

正巧,天边粉霞乍现,魏世鹏极目远眺,“虽说进山找矿十分艰难,但我始终热爱贵州群山。”

--> 2024-08-0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1590.html 1 找 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