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柳)夏夜的习水城区灯火通明,公园广场、街头巷口、商业街区等区域人流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人们尽情地享受着“绿洲红城”的清凉与热闹,街头巷尾的“城管蓝”守护着这份城市烟火气。
“摊贩之间抢位置,执法人员到处撵。以前临时摊区很少,经常为到哪里摆摊而犯愁,现在给我们规划了摆摊的位置,摊位相对固定,客源也增加了,让我们小摊贩能安下心来经营了。”7月25日晚,位于希望城美食街区的小豆腐摊主罗小芳忙着招呼客人就座。她告诉记者,夏季夜经济很旺,她下班后出摊卖小豆腐,不仅增加一份收入,还可以结识许多朋友。摆摊位置固定后,让本来就颇有回头客的摊位更是生意兴隆,她的经营规模也从最开始时的1张桌子增加到现在的8张,每天都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
“她家味道很好,服务也好,所以我们经常到她家来聚,算得上是老顾客了。”在罗小芳摊位上的顾客冯朝彬告诉记者,夏夜,经常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喝几杯啤酒、聊聊天,享受夏夜的凉爽。
除了本地人,还有不少外地游客来到习水避暑,夜购、夜游、夜娱、夜秀、夜食、夜读的需求也日渐升温,让城区的餐饮、娱乐等行业迎来客流高峰。可随之而来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及流动摊贩等问题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此,习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城管进社区活动为契机,联合城区相关街道办事处在距离居民区较远的希望城二期、红城天街、滋州里等商业区为流动摊贩设置临时摊位点,引导流动摊统一摆放、统一管理。同时,摊主也自发对临时摊位点的环境卫生轮班打扫,既解决了流动摊贩难找摆摊地点的问题,又将原本无序的流动摊纳入了规范管理的轨道,让居民、游客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实现了城市秩序和民生需求的双赢。
“这些小摊,既是摊贩们谋生的收入来源,同时也是一座城市温度的展现,我们加以引导规范经营,保留了城市的‘烟火气’,也满足了消费需求。”习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说。
今年夏季,习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还结合城区流动摊贩摆摊的特点,为执法人员制定了“早晨管理提前化,午间巡逻常态化,夜间执法延迟化”的管理模式,按照“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服务”的原则,针对流动摊贩集中的重点路段及小区周边,开展重点时段巡逻劝导。同时,对县城区公园广场、繁荣街区、夜市集聚区、临时摊位点等重点区域开展滚动式巡查管控,严格管理各夜市排档油烟排放、噪音扰民和乱摆占道等情况,及时处理不规范经营行为,确保城市秩序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