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元媛
“走,带你去看看我家的摇钱树。”8月1日,兴义市七舍镇革上村纸厂组村民王本荣拨开满是杂草的灌木林,领着记者参观他屋后的“宝贝”——千年古茶树。
“以前不懂它的价值,把它砍来当柴火烧。”王本荣告诉记者,现在自己每年采茶青能挣1万多元。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推动高质量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七舍镇创新推出“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三链”做法,进一步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的发展优势。
按照“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七舍镇在茶叶、蔬菜、黄桃等产业链上建立特色产业联合党支部,并吸纳周边6个村16名党员,成立苗木培育、技术指导、销售管理、品牌提升4个党小组。
“我们还把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能带动的党员分配到茶叶、烤烟、黄桃、蔬菜、食用菌等产业链上,以组织合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七舍镇党委组织委员谢桂林说。
茶叶是镇里的重头产业,七舍镇坚持以党建引领释放产业新活力,与贵州大学茶学院“联姻”,围绕“品种繁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实施低效低产茶园提质改造工程,对茶农、茶叶加工企业负责人开展培训。
“党建链引领产业链,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聚合、辐射、引领、支撑作用,有效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七舍镇特色产业联合党支部书记邓正贵对此感受深刻。
他告诉记者,随着“三链”做法的实施,茶园面积更大了,茶叶卖得更好了,群众的收入也芝麻开花节节高。全镇2.7万余亩茶园,年产值9000余万元,带动农户年均增收5000余元。
在“三链”模式的带动下,七舍镇的其他农业产业也一派欣欣向荣:1.21万亩烤烟和蔬菜、黄桃、食用菌等产业带动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