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有一种猪,以其“一家煮肉四邻香”而闻名,这种猪一斤猪肉要卖到三四十元,虽然价格高,但在市场上却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它就是江口萝卜猪,2003年被国家畜禽资源管理委员会列入《中国家畜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2014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据了解,江口萝卜猪是我省黔东北山区原生态条件下,经数百年自然选育及人工选育而形成的特定地方小型猪种,具有耐粗饲、早熟易肥、皮薄骨细、肉味香浓的特点,育肥后体躯丰圆、形似萝卜,且口感清爽,有吃肉像吃素之说,因此得名“萝卜猪”。
江口萝卜猪主要分布于江口县全境、碧江区坝黄镇、松桃自治县的乌罗、冷水、寨英等乡镇,大多采用放牧式养殖方式。江口县凉风湾天然畜牧养殖合作社社长杨再恩说:“每年4月开始,山上就会冒出竹笋,直到8月。我们的萝卜猪在这4个月里可以在山上自由觅食竹笋,这不仅丰富了它们的食物来源,也大大节约了养殖成本。”
行进在萝卜猪踩出来的密林小道上,远远瞧见林间黑影耸动,正是在专注吃着竹笋的萝卜猪。“你们看,萝卜猪全身毛是光亮的黑色,耳朵有一点儿下垂,额头上还有两三条横行皱纹。它们四肢短小,个体小,吃得少,所以生长速度较慢,成年猪也就150斤左右。”杨再恩介绍,在饲养上,萝卜猪每天回圈后还要补一次青料,青料以野生采集为主,人工种植青料为辅,粗料以统糠为主,精料有碎米、红薯、马铃薯等。
除饲养方式生态自然外,江口萝卜猪的营养价值也很高。
2009年以来,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分析检测中心对江口梵净山萝卜猪活体肌肉开展酶测定、微量元素测定、氨基酸分析、基因位点测定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数据表明,江口梵净山萝卜猪肉质鲜嫩香醇、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仅为家猪的50%),营养保健价值高。同时,贵州省进出口检疫检测中心认定符合国家出口指标。
为了更好地保护江口萝卜猪这一地方品种,近年来,省、市、县高度重视江口萝卜猪种质资源保护,先后出台《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铜仁市江口萝卜猪种质资源保护方案》《江口县萝卜猪种质资源保护方案》等文件,细化了江口萝卜猪保种工作措施,明确了江口萝卜猪种质资源保护的方向。江口县委、县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产业化战略构想,旨在加强资源保护,推动江口萝卜猪产业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去年,江口县组织申报了“贵州省江口县江口萝卜猪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提升项目”,目前已完成引水进场、专用变电器安装、线路铺设、爆破、场平、土石方挖填、蓄水池修建、种猪楼修建等的建设。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江口萝卜猪的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截至今年6月,江口萝卜猪保种场存栏352头,其中能繁母猪42头、后备母猪2头,种公猪5头、后备公猪3头;江口县存栏江口萝卜猪2782头,其中能繁母猪235头、公猪19头。相较于2022年末,全县存栏江口萝卜猪增加754头,其中能繁母猪增加23头、公猪增加4头。
“萝卜猪是我们江口县引以为傲的特色品牌。它独特的发展历程、品质特点和产地环境决定了它的发展价值。我们要持续保护好江口萝卜猪这个地方品种资源,不断提升我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江口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陈应杰说。 (游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