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敏 姚峰 胡国鑫)为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岑巩县公安局创新实施“警地融合+警民共治+数据赋能”一体化运行的“岑义警务”工作机制,推动形成“警民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成果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在册义警人数已达到25520人;义警参与志愿巡逻16440人次,协助发现安全隐患601处,化解家庭、邻里等各类矛盾纠纷48起;共收到义警上报各类预警线索218条;“岑义警务”小程序上线运行三个多月以来,警情同比下降了12.6%,发案率同比下降了6.3%。
岑巩县公安局通过“三化”标准建队伍,把好基层治理定盘星。制度建设标准化。制定《岑义警务工作规范》,完善操作流程,建立健全义警队员准入流程、资格审定、精准培育、考核管理、监督约束等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制度机制,提供政策性保障。队员招募规范化。综合考虑行政区域划分、辖区人口、治安状况等因素,科学招募义警队员,组建一支以民警、辅警、村社区“两委”成员、党员、网格员为骨干,以退役军人、治安积极分子以及各方社会力量为补充的义警团队。组织管理精细化。建立“义警互助协会+乡镇(街道)义警工作队+村(社区)义警工作站”的“三级一体”指挥管理体系,达到点对点调度、扁平化指挥、快反处置响应标准。
据了解,义警队伍积极担当“五员”,共同建设平安岑巩。当好“情报员”。积极发挥工作在群众中的优势,协助民警处置各类警情,提供案件线索,收集反馈社情民意。当好“宣传员”。聚焦群众反映较多的社会问题,广泛开展防诈骗、防盗抢、防恐暴、防毒品等方面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增强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当好“调解员”。打造“义警调解”队伍品牌,联动专业调解人员积极化解家庭、邻里、劳资等各类矛盾纠纷。当好“巡逻员”。常态化对辖区早夜市、广场、重点场所等重点警情高发区域和部位,开展巡逻和平安守护。当好“服务员”。积极履职尽责,组织依靠群防群治力量,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此外,当地还通过三个保障激发活力,凝聚义警队伍战斗力。突出待遇保障。相关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通过“党政发动、公安支持、社会资助”等方式,为义警队员统一标识编号,享受从优待警、暖警惠警优惠福利政策,激发义警工作热情。突出激励保障。全面量化细化队伍管理考核和奖惩机制,对任务完成好,见义勇为、举报违法犯罪线索等行为落实一事一奖,在招聘民辅警、村警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促进义警队伍建设常态长效。突出监管保障。对义警队员依法履职遭受阻碍、辱骂等侵害的,坚决从严查处、依法维权。同时,加强日常监管约束,对违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对利用义警之名妨碍社会管理秩序、非法牟利等违法行为及时依法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