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鳖,是1991年科研人员依据湖南标本描述的鳖属物种,个体较小,常栖于水质清澈的砂砾石底质的江河上游和宽阔溪流中,在2016年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认定为濒危等级,目前仅湖南、广东和广西有分布记录。近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动物园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的生物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野生动物学报》网络首发《贵州铜仁发现砂鳖》一文。
今年3月,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徐宇浩等人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采集到2号鳖属物种标本,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片段构建最大似然树表明,样本与湖南、广东和广西的砂鳖样本聚为一支。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采集到的标本为砂鳖,系贵州省爬行类新记录种。
本次所采集的砂鳖标本被发现于铜仁碧江区宋家坝村附近的浅河湾中,该河属沅江流域,系洞庭湖水系的一大支流。砂鳖已知分布在湖南、广东和广西等地,主要沿湘江和沅江流域分布。此次在铜仁市的发现,拓宽了砂鳖分布的西限,对其地理分布、基础生物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佩佩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