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上接第一版)

受徐麟书记、李炳军省长委托,时玉宝专程到青岛看望慰问休假疗养专家,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希望广大专家人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心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力量。

浓浓情意、殷殷关怀,让专家们倍感温暖和振奋。大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经验,交流见解,一个个真知灼见奔涌而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胡瑞忠提出:“建议探索建立博士海外访学基金,帮助省内年轻博士到海外‘名师’门下研修访学,提升研究能力、拓展国际视野。”

中国航发贵阳所专职型号总师黄维娜认为,可以邀请省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参与省级科技奖项评审,提升我省科技奖项含金量和影响力。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专家胡建兴的建议是,希望省市布局建设低空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安顺航天城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深度融合。

“要言传身教、提携后学,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贵州大学副校长周少奇表示,应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具有高潜力的复合型人才,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做好团队建设和“传帮带”工作。

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工程中心主任顾昌华看来,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大量农技人员,要搭建桥梁,促进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农技人员,帮助高职毕业生扎根农村、扎根基层,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座谈会结束后,专家们仍在现场热烈交谈。大家纷纷表示,要将省委、省政府对人才的真切关怀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让更多青年人才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对人才的尊重和期许,让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氛围更加浓厚,使人才成为延绵不绝的“黔”进动力。

在抗倭英雄戚继光故里,远处水天一碧,海防城墙如游龙起伏。专家们三三两两,拾阶而上,热烈交谈。挂在他们心头的,是民族复兴的使命召唤和奖掖后学、培养团队的历史担当。

不仅座谈会上,休假期间大家也以科研为纽带,在沙滩边、林荫下、温泉中、餐桌旁,聚在一起探讨交流科技创新的话题,了解彼此科研领域的前沿知识,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爱国奋斗之情与贵州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在国家深海基地码头,专家们面对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仔细端详,走进“向阳红”海洋调查科考船,更切身感受到我国海洋高科技装备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域领跑的重大跨越。

身处大有可为的黄金时代,理当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专家们激情澎湃,对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满怀信心。

“我将继续把对‘星辰大海’的学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和贵州发展,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贵州射电天文台执行台长、FAST总工程师姜鹏言辞恳切,目光坚定。

业精于勤,勤则不匮。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贵州大学教授李建军,38年前从云南来到贵州,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及学术研究,在社会学和贵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乡已是故乡,新贵人已成老贵人。发掘和弘扬贵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我的使命也是最大的荣幸。”

干细胞研究专家、何梁何利奖获得者、贵州医科大学何志旭教授认为,近年来贵州省人才“引育用留”政策愈加务实管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科技报国、干事创业热情。“我将继续专注于干细胞应用成果转化,研发出更多可用于临床治疗的再生医学技术产品,守护好人民生命健康。”

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洪举给自己明确了下个十年的工作重点——不但要建设新的世界级大桥,更要架设一座人才的大桥,全力以赴帮助青年人才成长,将贵州交通精神传承下去。

海纳百川、近悦远来,贵州人才荟萃气象万千,汇聚“黔”进强动能。

建设贵州、服务贵州、奉献贵州。专家们的爱国奋斗之情,始终与贵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满载一船星辉,怀揣建功立业之志,我省广大专家人才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必将助力谱写更辉煌的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

--> 2024-07-26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0722.html 1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