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高大坪走笔

■ 陈琛

汽车沿着镇里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慢速行驶。望向车窗外,远处的山峰被云雾笼罩,层峦叠嶂、雾气蒸腾,犹如一幅水墨画,让人不禁想起王维的诗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遵义近来天气变化反复无常,阴晴难测。立夏都过了近一个月,气温还未真正入夏,雨水较去年同期却多了不少。俗语说,“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放眼望去,无论是群山之间一片片高标准农田里、还是山脚平地水田中,都种满了密密麻麻的绿色秧苗——那些已长得高高壮壮的是玉米;眼下还比较细矮的是高粱;水田中插满一垄垄水稻。

作为历史悠久的农耕大国,耕种是刻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民族基因。私以为,这也正是中国人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精神体现。村里家家户户的壮年挽起裤腿、弯下脊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草、打窝、播种、施肥、护苗、收割……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在这片土地上寒来暑往、躬身稼穑、胼手胝足,勾勒出一幅幅乡村的壮美画卷。

生机勃勃的庄稼还是当地人因地制宜的智慧体现。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受喀斯特地貌所限,土壤较为贫瘠,山地道路狭窄崎岖,在这里想要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曾经是天方夜谭。但即使面对恶劣的客观条件,当地人从不怨天尤人,更不会轻易认命。人们在这崇山峻岭间就地取材,凭借着勤劳和智慧,用山石筑堰开田。“山不来就我,我来就山。”近年来,当地通过积极探索农业种植结构新模式,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打造集中连片、宜机作业、绿色生态、产业融合的高标准农田,深入推进以高粱为主的农业现代化,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高质量发展。漫山遍野的梯田,既是迤逦的风景,也是富庶的黔北粮仓。

车辆驶过一个弯道,被大山阻碍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金仁桐高速公路桐梓河特大桥就此映入眼帘。只见主塔高耸入云,横跨桐梓河峡谷之上,仿若连接两山的空中走廊。以河为界,仁怀、桐梓、汇川三地的人们隔山相望、隔河而居。

“鸡鸣三县晓,一桥通遵仁,碧水荡黔北,天生聚宝盆。”眼前坐落在河畔之间的村子便是仁怀市高大坪镇水堰村。这里青山环抱、峰峦叠翠、碧水流淌、风景秀丽。村民世世代代重视教育,从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沟里走出了不少博士,特别是该村的村小——水堰小学颇具名气,成绩放到仁怀市范围都拔尖。多年来,水堰小学一直以“立鸿志,鸣四域,越千山”为校训。镇干部还充满自豪地向大家介绍,因为乡村教学质量普遍较高,高大坪镇是现在仁怀市唯一一个村村有小学的乡镇。

如果说,架桥让天堑变通途,是为了改变以往限制出行的客观条件,让老百姓越过大山这一物理屏障,达到“出门即坦途”的目的;那么教育无疑是为了让大山里的青少年一代打破贫困枷锁、破除思想藩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公平的机会从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红军长征在遵义期间,包括仁怀在内的黔北粮仓向红军供给了百万斤粮食。不仅如此,遵义的老百姓还利用错综复杂的宗族关系,在当地民团搜剿中保护了许多红军伤病员,有些受伤的红军甚至是公开或半公开地住在老百姓家里。1935年2月23日,红军二渡赤水回师桐梓的途中,红军总政治部发布了《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号召遵义、桐梓、湄潭等黔北地区的工人、农民及一切干人与红军“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黔北苏维埃……”“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有道是“红军到干人笑、绅粮叫,白军到干人叫、绅粮笑”。当时在老百姓中只需要随便喊一声,“当红军来哟!”壮年们就会跟着走。也正是在这份文件中红军首次提出“长征”的概念。毛泽东主席有过一句名言:“长征就是播种机”。在那个年代,红军走到哪里就将希望的种子埋到哪里;时至今日,这颗希望的种子还在持续为黔北地区带来深刻的影响。

离开高大坪镇时,天色已变得有些阴沉,早上出门时还依稀可见的太阳早就不见踪影。但我的内心却异常踏实和充满希望,生活不会辜负每一分努力,也不会亏待每一个奋斗的人。临走前,走访的那家农户再三邀请我们过些时日再来她家里吃糯包谷。回望着山间绿意盎然的连片庄稼,我欣然答应,笑着向高大坪镇挥手道别。

--> 2024-07-26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0670.html 1 高大坪走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