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八十八家“微工厂”带动万余名群众有效就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葛永智

7月19日,在松桃自治县普觉镇西门坎社区巧积玩具的“微工厂”里,几十台缝纫机运转的声音在车间里回荡,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数十名女工忙着缝制各类玩具外套。谈起如今的工作,在厂里务工的女工们都乐不可支。

“以前我在家带孩子、干家务,想花钱总得‘手心朝上’要。现在家门口建起了‘微工厂’,我每月能挣3000多元。”正熟练地踩着缝纫机走线、锁边的李翠云脸上洋溢着笑容。

“别看我们只是50多人的‘微工厂’,生产的玩具卖到欧美呢。”西门坎社区巧积玩具“微工厂”负责人高秀明自豪地说。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松桃自治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有20万人左右,小孩进城就读,妇女和老人进城生活。一方面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一些不便离家的群众“就业难”。

为此,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松桃自治县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等政策,重点引进东莞乐嘉、东莞嘉铭等13家适合搬迁群众特点的劳动密集型、弹性工作制企业入驻松桃开发区,最大限度破解该县就业的结构性难题。

“我们采取订单式产销的方式与东莞嘉铭合作,于2021年8月在松桃经济开发区成立松桃巧积玩具有限公司。”松桃巧积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麻明江介绍,得益于家乡的政策支持、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巧积玩具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位于松桃开发区的公司总部带动300余人就业,其中吸纳脱贫人口135人,易地搬迁户60人,人均月工资达3000元以上。

为了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松桃自治县灵活运用了东部地区“总厂+分厂”的办厂经验,以“松桃开发区总部+乡镇微工厂”的模式,推动玩具、纺织、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车间生产线向下转移,普觉镇西门坎社区巧积玩具的“微工厂”便是其中之一。

松桃自治县通过“政府引进、部门援建、能人带动”的方式,对适合建立“微工厂”的闲置农宅、公租房、厂房、办公用房等闲置低效资产进行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以利用,以自营、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微工厂”。

同时创新探索“公司+村党支部+集体经济”运作方式,即公司负责生产原材料、技术支持、工人工资,村党支部负责协助企业解决用工,村集体专业合作社负责“微工厂”生产设备与管理,并按照工厂产值的40%提取管理费用。此举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楼上安居,楼下就业,甚至还可以把原材料拿回家制作。”对于李翠云而言,巧积玩具“微工厂”的存在,意味着她能够在承担家庭责任的同时,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该厂的宣传栏内,记者看到,根据产品质量、出勤率等评比细则,李翠云还被评为上季度的“季度之星”。

“‘微工厂’大多修建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务工的女性较多,这让她们既能照顾孩子、老人,又能实现就业。”松桃苗族自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杨帆说,灵活的工作模式很好地契合了周围村民的劳作模式,带动了群众有效就业。该县目前已通过乐嘉塑胶玩具、巧积毛绒玩具、大川纺织、雷博服饰等企业发展乡镇“微工厂”88家,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11000余人。

--> 2024-07-2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0546.html 1 八十八家“微工厂”带动万余名群众有效就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