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熊琳
17日,由博鳌亚洲论坛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在京举行,国内外的政府管理界、学术界、工商界近千人参会。
三天会期里,与会嘉宾就“健康无处不在——可持续发展的2030时代”为主题,围绕“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全面健康”“创新促进健康”三大议题,就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健康老龄化、人工智能赋能大健康、生物医药发展等各国共同关注的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获国际赞誉
“博鳌亚洲论坛始终致力于促进亚洲与世界的共同发展。人人享有健康,是博鳌亚洲论坛的美好愿景,也是举办本次健康论坛大会的初衷所在。”论坛秘书长张军在开幕式致辞中说。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5‰,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到15.2%,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9.7%……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曹雪涛在发言中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始终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当前,中国主要健康指标已位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健康中国建设成效显著。
“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不仅造福本国人民,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表示,以医保体系建设为例,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已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34亿人;创新药谈判准入医保机制运行高效,新药进入医保目录速度加快,两年内准入的新药纳入医保的占比高达80%以上。
“近年来,我们加快新药、好药上市步伐,不断满足患者临床用药需求。”国家药监局副局长赵军宁表示,国家药监局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监管,是公众健康的守护者。近年来,药监部门依法依规加大对创新药械的研发指导,对重点品种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极大缩短审评审批周期,2023年批准上市的一类创新药物达到40个。
“中国在许多方面都走在前列,认识到健康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在许多关键战略领域采取了行动。以系统思维衡量这些行动的结果,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是非常好的范例。”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说。
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惠及全球
“北京是全国的生物医药发展策源地,培养、孕育的科学家、生物医药创新企业遍布中国。”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毕井泉发言表示,近年来,中国科技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疫苗、新药等研发进展迅速,成果惠及全球。
毕井泉表示,以人类社会最大健康挑战之一癌症为例,2015年以来,中国药监已批准147个抗肿瘤新药,占上市新药总数的30%,其中中国生产的有65个。多年来,中国与国际社会开展广泛合作,中国生物医药发展成果正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积极效应。
“中国的生物技术和新药的研发技术突飞猛进,弯道超车,正在帮助全世界解决药物的可及性问题。”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表示,过去一年来,阿斯利康与8家中国创新药企达成全球授权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60亿美元。“中国是阿斯利康发展中国家的总部,今年我们将把位于上海的中国总部升级为阿斯利康第5个全球战略中心。”
“生物制药已成为中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动力之一。中国开展的研发试验数量、质量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未来几十年用于治疗患者的许多下一代创新药物将来自中国的研究实验室。”默克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顾昆博表示,展望未来,集团将持续投入全球及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有前景的产品,为中国和海外的患者服务。
通力合作应对全球健康挑战
论坛大会主席陈冯富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人类社会在传染病防治、消除饥饿贫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普及率方面成绩显著。但全球仍面临新的健康风险和挑战: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仍需完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仍要加强,卫生健康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不公平问题依然突出,跨国卫生问题每天都在增加,需要各国加强交流、合作。
“应对全球健康挑战,将健康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科技和创新将发挥重要作用。”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命科学等技术和创新有望为医疗保健和药品研发带来革命性变化。比如人工智能可被用于提高疾病诊断和筛查的精准性,加强健康研究和药物研发,支持疾病监测、系统管理等卫生公共干预。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认为,健康是人类的终极利益和福祉。应摒弃卫生投入是一种负担的观念,认识到高质效的卫生投入是一种最佳投资和购买,将促进人类社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卫生合作的良好机制和重要平台。全球合作范围可以包括建设卫生基础设施、投资生产药物、开展卫生健康教育等。加强协同合作,将会为人类创造更美好未来。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