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竞相奔腾“千里马” 业由才广道路宽

——毕节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青春洋溢(资料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冯相清 摄

务工人员排队进入成贵高铁毕节站,乘坐免费专列外出务工。 通讯员 罗大富 摄 (贵州图片库发)

主播直播带货。 通讯员 万飘阳 摄

纳雍经开区内的毕节市晶煌制衣有限公司加工厂。 通讯员 张晓勇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巍巍乌蒙山绿意盎然,滔滔乌江碧波荡漾,盛夏的黔西北大地一派生机。

2018年7月18日,在毕节试验区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2022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赋予毕节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的战略定位。

建设示范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毕节市始终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摆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致力于将人口大市变为人力资源强市,促进人力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重教育以育才,抓产业以引才,促就业以炼才,毕节奋力打造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2023年以来,毕节市新增技能人才12.64万人,培育“毕节工匠”技术技能人才8.94万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150多家,与广州共建粤黔“一县一企”稳岗就业基地14个,吸纳就业5019人。

职业教育夯实人才基础

6月初,走进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拓海学院,配电实训室里摆放着各种设备。“这些知识大家要牢记,以后出去工作用得着……”授课教师周成敏正在讲解电梯维护知识,学生们围成一圈听得津津有味。

2020年12月,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拓海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拓海学院合作协议”,由学校提供场地、公司投入800余万元,建设物业管理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可容纳近600名学生教学实训。

“电工、管道、安保、维修、客服、楼宇智能化控制等实训室设备,均由贵州拓海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配备。”该校社会服务系负责人杨昌林说。

与此同时,该校还聘请贵州拓海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员工,为物业管理专业实习实训指导兼职教师,切实提高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围绕订单培养、学生实习实训、教师企业锻炼、教学实训设备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共建等产教结合模式,着力开发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目前,该校已和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大西南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发挥职业教育作用,是毕节推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抓手。

“订单班”助就业。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毕节深化“1+1+N”东西部协作育人模式,成立穗毕人力资源开发协作产教联盟。该联盟融入“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开设“广州地铁”“广州港班”等订单班160多个。仅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就与广州港集团、广汽集团等18家企业合作开设52个订单班,惠及学生超2000人。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广州地铁订单班”毕业生瞿鸿,如今已在广州地铁公司上班。在返校和学弟学妹交流时,她感慨地说:“从事轨道交通地铁站务员这个职业,既给了我稳定的收入,又让我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希望学弟学妹们早日来到广州地铁,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搭平台促交流。2023年12月初,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毕节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暨毕节市建设“技能毕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我们通过加强与四川兴合田职业教育研究院协作,努力把研究中心建设为服务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策咨询服务中心、能力提升平台、协同创新平台、交流合作平台和宣传推广平台。”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池涌说。

因材施教育人才。2023年贵州省职业院校师生技能竞赛中,来自纳雍、织金、赫章、威宁等地职业学校的师生共获奖164项,其中省级奖29项。其中,在广州市天河区帮扶教师徐付军引领下,纳雍县中等职业学校2021级计算专业学生安立获得网络布线二等奖。

办好职业教育,孵化实用人才,培育工匠精神。今年,穗毕人力资源开发协作产教联盟已完成58个“订单班”招生,毕节市开展职业院校学生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双证书”行动,促进1万多名高职院校毕业生获技能等级证书。

田间地头培养致富能手

盛夏时节的织金县猫场镇龙潭村,青山环抱、流水潺潺,农家院落花草芬芳。黄昏时分,几缕霞光斜过山头,村子渐渐安静,村委会副主任赵辉家的院子却热闹起来。孩子们在水上乐园欢乐戏水,游客的谈笑声伴随烧烤桌上升起的炊烟飘上山丘。

“每到周末,我们村就陆续有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搞烧烤、赏荷花。”赵辉说。

作为村里的创业能手,早年就事业有成的赵辉曾在家乡创办辣椒加工厂,带动不少乡亲就业增收。2023年,看到村里游客越来越多,他又转变发展思路,经营起餐饮业和水上乐园。

“为了进一步做好旅游服务,我计划把原来的厂房改造为民宿和餐厅。”在赵辉看来,现在村里种植养殖产业方兴未艾,硬件设施日益完善,农旅融合步伐正在加快,做好旅游服务势在必行。

如今的龙潭村,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今年,村民李勇的10多个大棚全部种植草莓,春节期间采摘客人络绎不绝,草莓不用外运就已卖完;村民左龙友的大棚里,早熟土豆平均亩产7000多斤,卖到贵阳、安顺等地,批发价每斤1.5元……

创业能手活跃在田间地头,乡村产业百花齐放。在威宁自治县哈喇河镇牛街村,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庆升的红菜薹供不应求。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到当地有名的蔬菜供应商,他用了5年时间。

2014年,还在上大学的赵庆升到湖北一位同学家里做客,第一次吃到红菜薹。“当时觉得红菜薹真好吃,一问价格还挺贵,就对红菜薹有了深刻印象。”赵庆升说。

两年后,大学毕业的他辗转各地做农产品批发生意,但心里一直怀揣着在家乡发展农业产业的念头。2019年,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赵庆升和朋友创立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流转土地种植红菜薹,当年就成功赚到第一桶金。第二年,他扩大规模,成为威宁发展红菜薹产业的“急先锋”。

如今,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拥有红菜薹种植基地1200多亩,每亩年产值3万元左右。此外,公司还为周边农户提供5000余亩种植订单,带动大家共同种菜致富。“规模化种植,才能形成规模化供货。这样既能稳定市场、稳住供货量,又能带动乡亲们致富。”赵庆升说。

今年,随着红菜薹产业在当地蓬勃发展,公司、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共计种植近9000亩。为了规范产业发展,在有关部门支持下,赵庆升计划在9月举办威宁红菜薹产业协会成立大会暨毕节市红菜薹产业招商推介会,以此统一质量分类和销售价格,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毕节以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技能培训、平台搭建等方式,在产业发展一线培育人才,一个个“田秀才”“土专家”在广袤的黔西北大地上尽情施展才华。

多措并举优化就业服务

“现在住进城里,还有稳定工作,日子比以前好多了!”7月13日,说起现在的好日子,七星关区双山镇锦绣金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居民周秀元感慨万千。

过去,周秀元居住在双山镇红星村,老房子修在陡峭的山里,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艰苦。2018年,他们一家搬到锦绣金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进140余平方米的新房。周秀元还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并在家门口的“微工厂”找到工作。

2月25日,春节刚过不久,由毕节开往杭州的G2191次列车和毕节开往广州的D1801次列车在成贵高铁毕节站发车,免费搭载来自七星关区各乡镇的560名务工群众返岗。“以前出去打工总担心买不到车票,现在政府给我们开通专列,还准备了爱心礼包,我们感到很暖心。”务工人员陈红高兴地说。

近年来,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七星关区加强与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的32个东部城市协作,广泛收集省内外用工需求信息,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有序引导劳动力外出就业增收。

在位于毕节高新区工业园区的毕节市富阳箱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赶制订单。“我在车间上班5年多,就近就业很方便,一个月工资有6000元左右。”家住工业园区附近的工人张琼说。

“今年以来,我们每月生产两万余个箱包,产品全部销往国外。”公司负责人刘昌敏说,当地党委、政府在政策、金融、培训方面给予支持,使企业大大降低综合成本。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该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动当地群众就业。

近年来,毕节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开发城镇就业岗位,有效促进劳动者就近就业。同时,毕节大力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建成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3个、省级10个,毕节带岗主播、毕节乌蒙建筑工入选首批省级优秀劳务品牌。

为广泛提升就业群众工作能力,统筹东西部协作和各部门培训资源,毕节聚焦农村转移劳动力、初高中毕业生青年群体、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搬迁群众、乡村振兴基层骨干、东西部劳务协作等重点群体,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与此同时,毕节加快推动培养“毕节工匠”五大品牌技术技能人才,实施好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职业院校“双证书”行动,强化技能人才评价认定,促进技能人才总量提升。

以实施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重点,毕节持续抓好调研式促进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工作,建强外出务工服务一张网,提高劳动者外出务工质量。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数字赋能就业质效提升,建好并规范管理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公共就业服务驿站等就业服务平台,不断健全完善市内就业服务一张网。

深入实施“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毕节精准提供“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的“1311”就业服务,促进3.28万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累计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229个、投资金额401.32亿元。2023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8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1.87万人。

今年1月至6月,毕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96万人,累计监测返乡劳动力77.9万人,返岗就业85.4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967人;累计与省外67个城市签订(续签)稳岗就业劳务合作协议,建成驻外劳务协作站21个;建成9个县级零工市场、341个零工驿站(就业驿站)、32个村级综合服务驿站;举办招聘会586场,提供就业岗位20.27万个。

--> 2024-07-18 ——毕节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0139.html 1 竞相奔腾“千里马” 业由才广道路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