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康养人文旅游

中共黔西南州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动康养人文旅游融合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黔西南州具有康养、人文、旅游的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建设“康养胜地、人文兴义”,推动“三者”融合发展,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强化统筹规划,发挥引领作用。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树立全局意识、整体意识,科学编制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确保康养人文旅游融合发展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做好上下衔接。积极抢抓政策机遇,精准对接上级布局,找准自身定位,确保总体规划既体现地方特色、发展实际,又与上级规划高度衔接,提高动态适应性。三是强化区域联动。坚持国际视野、区域理念,加强与云南、广西联动协调,深入了解、掌握毗邻省区、相邻城市的规划,实现资源共享。

强化设施建设,完善基础体系。一要打通高铁连接通道。加快推进盘兴高铁建设,积极谋划争取兴义至贵阳、兴义至百色、兴义至昆明等高铁路线纳入规划并实施,推动兴义市成为西南片区高铁路网的节点城市、高铁枢纽。针对主要客源地增加民航航线,完善兴义机场航线网络布局并优化航班时刻。二要完善串点连线设施。规划建设环黔西南旅游公路网,加密各县(市)、康养基地、景区景点之间互通路网,让游客享受到方便、通达、安全的康养旅游交通环境。三要提升配套设施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核心旅游要素,优化传统商业模式,增加新型业态,布局打造文创网红店、体验馆等主题型流动商业街区。完善优化康养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旅游驿站、应急医疗救助点等设施,增强文化元素植入,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康养人文旅游属性的综合场所。

加强主体培育,形成融合合力。一要整合资源力量。统筹整合各地各部门资源,建立相关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定期研究制度,常态化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市场发展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升康养人文旅游融合发展整体效应。二要加大培育力度。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体育、康养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围绕医养、娱乐、特色农产品、特色美食、民族文化等多元服务业态,打造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经营主体,鼓励支持“个转企”“企转规”,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深化康养人文旅游产业发展。三要精准开展招商。大力引进康养旅游优强企业和管理团队,精细化、精准化包装项目,找准优强企业进行招商投资、合作、运营,建设一批康养社区。

做优产品内涵,提升品牌效应。一要深度挖掘文化。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加油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研学旅行,打造科普研学、文化研学营地阵地,推出精品文化研学旅游线路。二要丰富产品业态。用好优质资源,打造融合发展新业态,强化产品供给、提升产品质量,补齐康养人文旅游产业发展短板,全力打造二次消费业态。三要加强宣传推介。加强旅游宣传品制作和营销策划。打造“万峰林IP”形象,系统策划包装万峰湖、马岭河峡谷等景区宣传,在引客留客上做好文章。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相邻省区城市深化交流合作,吸引境外游客入黔旅游。拓宽线上文旅宣传推广矩阵,充分用好新媒体、自媒体资源,全方位开展宣传推广。

加强人才建设,提升运营水平。一要培养本土人才。发挥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的作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加快培养综合型和专业型人才,加强健康、旅游管理及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从业人员再培训、再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能力素质。二要培育打造专业团队。建立康养人文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组建专家库,搭建研究平台。培育融合产品生产者和运营者,提升产品研发、管理营销、策划包装水平。三要提升营运管理水平。采取“引进来”模式,选拔、引进专业旅游院校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采取“走出去”模式,组织员工到运营管理水平较高的地方进行交流学习培训。四要建立健全人才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建设体系。积极探索文化、康养、旅游等跨专业职称贯通,激发人才创新创造能力,培养更多高质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调研组成员:金传友、李祖平、徐鸿、范天友、贺登位、田阔、陈海豹)

--> 2024-07-1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0052.html 1 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康养人文旅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