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构建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贵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高端智库

贵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化组织保障、机制保障、人才保障、经费保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将“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教育的典范”作为奋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首要任务,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资金,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支撑教育发展。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0个,教育实践基地18个。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理论问题开展研究,并从贵州地方性视角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问题进行理论阐释,共形成成果371篇。编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贵州卷)》,已完成219万字。

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员干部教育。抓住党员干部“关键少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培训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课程体系。2023年以来,省民宗委积极支持建设8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基地,开展各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省委党校开发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凝心聚力》等专题课程。贵州省民宗委积极组织开展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宣传活动,组建省级宣讲团,使广大党员干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基本任务、实践要求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

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民教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依托《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中华民族大团结》读本开展教学,建设形成系列课程,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中小幼各学段全覆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协同开展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合作,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积极运用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史料体系,推动理论话语教学语言、宣传语言转化,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入青少年的心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屯堡文化、“三线文化”等教育资源作为力量根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校园实践活动,增强教育活动的互动感和体验感,浸润式开展教育工作,使教育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同时,积极拓展各族青少年交流渠道,丰富交流形式,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分众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宣传教育。将宣传教育从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等主阵地主渠道,拓展延伸至更多行业领域、基层单元。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分众化的宣传教育举措,形成面向全社会的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宣传产品,建设线上线下宣传教育阵地。发挥新闻媒体、门户网站、融媒体中心、教育基地等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共享网络平台,通过电视、广播、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平台号融合传播平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平台矩阵。

挖掘民族地区人文资源和文化底蕴促进民族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2021年以来,贵州投入资金5.44亿元建设民族特色村寨146个,打造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旅游演艺项目,提炼遵义会议、贵州桥梁、“村超”“村BA”、铜鼓、风雨桥等体现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深刻表达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国家形象。贵州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开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施方案(试行)》,重点开展“七项行动”。

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廊带建设。遵义会议旧址、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奢香夫人博物馆等景区、场馆,通过完善展陈展示、开展讲解培训,讲好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团结凝聚的历史故事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新故事,将民族地区旅游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举办以“讲好贵州民族乡村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全省民族旅游景点讲解员大赛,参赛视频作品网上浏览量超过200万次。

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促进各民族交流互动。发掘各民族文化中蕴含的共同价值取向、共同审美内涵、共同历史记忆和共同情感归依,增进各族群众中华文化认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挖掘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山地文化、屯堡文化、“三线建设”文化、阳明文化等丰富资源,打造以赛、会、展、节等为特色的文化交流平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动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通过组织开展理论宣传、文艺演出、体育赛事、课堂教学、文博展示、民俗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切实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教育同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结合。2023年,贵州下达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646万元补助全省9个市(州)建设151个“民族团结食堂”。各地“民族团结食堂”均配备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民族团结进步、移风易俗宣传专栏。在条件具备的村寨(社区)成立了歌舞文艺志愿队伍,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感受璀璨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执笔:吕超)

--> 2024-07-17 贵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高端智库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130048.html 1 构建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