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冬娅 伍会芳)今年以来,汇川区以“两改两治理”为抓手,投入财政衔接资金750万元,支持12个村实施“两改两治理”(改厕、改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项目,助力村容村貌出新彩、亮新颜。
7月10日,走进汇川区板桥镇板桥村黄泥堡村民组,青山苍翠,河水清澈,平坦的沥青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的黔北民居错落有致,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板桥村村民冯焕仙夫妇在村里经营了一家农家乐,曾经家里的旱厕是让她最头疼的问题。最近,冯焕仙心里的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前段时间村里动员大家改造化粪池,政府还给补助,我们就赶紧按照村里给的图纸新修化粪池。现在游客来住宿都不会嫌弃有气味了,大家还可以在院里歇歇凉、聊聊天。”冯焕仙笑道,他把旱厕改为三格式化粪池,还在化粪池的上方修建了凉亭,地面贴上了地砖,干净又清爽。
近年来,板桥村依托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便利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截至2023年底,共开设农家乐、民宿94家,床位2777张,直接从业人数184人。
吸引游客,扮靓乡村必不可少。因此,实施“两改两治理”得到了众多吃上“旅游饭”的村民大力支持。“环境好了,游客住得舒坦了,自然就成了回头客。”板桥村开民宿的村民令狐云美说,实施“两改两治理”后,村里的环境更美了,让她接待游客更有底气。“21间房大部分去年夏天就被预订了,今年客人住下后,都挺满意。”
在推进“两改两治理”过程中,污水处理是“重头戏”。杨世平是板桥镇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人员,主要负责镇上7个污水处理站的运营管理工作,板桥村黄泥堡液体化污水处理站也是其中之一。他介绍,这个污水处理站主要负责处理黄泥堡和何氏庙两个村民组的农村生活污水,日均处理量在30吨左右。
“各家各户的污水通过管道汇总到处理站,经过沉淀、曝气、紫外线消毒等环节,处理达标后才能排进河里,要保证河水的水质。”杨世平说。
此外,板桥村还在村里投放7个垃圾箱,建设6个垃圾池,分发若干垃圾桶到农户家中,指导村民定时清理生活垃圾。同时,板桥村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打扫路面卫生,激发村民整治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如今的板桥村,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便利、人居环境舒适。
据介绍,截至目前,汇川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16%,实现行政村公厕全覆盖,改厕任务完成率达73.8%。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47套、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331套,正在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302套,预计7月底全面建设完成。接下来,汇川区将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项目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